近日,北大男生被伊拉克警方当做恐怖分子被捕的消息引起国内高度关注。7月18日,北京大学发表声明称,该男生为北大考古系研究生,与恐怖组织无关,目前人很安全,预计下周释放,北大将力保该男生安全回国。
他的朋友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称,该男生去往伊拉克是为了探访两河文明所在地,想在古迹被极端分子毁灭前将其记录下来。
回放 被当成恐怖分子 北大男生被抓
7月15日,伊朗法尔斯通讯社的一条报道引起了国人关注。报道称,“伊拉克志愿军(伊拉克对抗‘伊斯兰国’的民间武装)在伊拉克西部安巴尔省抓捕一名中国男子,该男子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一员,在费卢杰地区为‘伊斯兰国’作战时被捕”。
在报道的配图中,一名华人面孔的年轻男子留着胡须、戴眼镜、身着运动装,坐在一把椅子上。两侧各站着一名穿迷彩服的人,其中一人手里拿着枪。
随后有消息称,该男子并不是报道所称的“恐怖分子”,而是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在伊拉克参观古迹时被抓。
昨天,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工作人员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确实有一名中国公民被伊拉克警局扣押,但并非被伊拉克方面当成恐怖分子。
讲述 不顾危险 只为探寻古迹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该男生的朋友刘先生。刘先生告诉记者,该男生名叫刘拓,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系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刘拓于7月10日来到伊拉克旅游,探寻古迹。原计划从伊拉克出发,走陆路于7月16日左右到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刘拓同为考古爱好者,他们曾在去年一起到叙利亚、伊朗、阿富汗、埃及、巴基斯坦等中亚、中东多国探寻古迹。
“他对考古有着极大的热情。”刘先生说,刘拓会利用每一个假期去国内外探寻古迹,这次他去往伊拉克是为了探访两河文明所在地,当地有很多文化遗产已被极端分子破坏,他是想在古迹被毁灭之前将其记录下来。
“这次我本来也要去的。”刘先生说,由于伊拉克正在打仗,路线比较危险,他的家人并没有让他与刘拓同行。刘先生曾提醒刘拓改一条线路,以免碰到恐怖组织。“刘拓太一根筋了,为了探寻古迹他真是很胆大。”刘先生说。
7月12日,刘先生曾拨打刘拓的手机,但那时就联系不上了,后来刘先生得知刘拓的手机已经丢了。
7月17日,刘先生在新闻中看到刘拓被抓,“我看的新闻中刘拓的照片,一下就认出他来了,看他被吓哭了,我也吓坏了。”刘先生说,他在得知刘拓出事后,第一时间与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取得了联系。
大使馆工作人员告诉刘先生,刘拓现被关在萨马拉的警局里,现在正值开斋节,伊拉克政府部门全都在放假,大概下周就可以将刘拓释放。目前刘拓很安全,也已经和家人通过电话。
刘先生说,他和刘拓都留着胡须,就是为了去伊斯兰国家时能够安全一些,没想到还是被当做恐怖分子给抓了,刘先生希望刘拓可以早些回家,以后再去探寻古迹时不要再选择这么危险的线路了。
追访 热爱旅游 他去年就想去伊拉克
记者在刘拓的人人网相册里看到,有他到世界各地旅游的数百张照片。
记者在刘拓的一篇游记中看到,早在去年8月份,他就萌生了去伊拉克旅游的想法。在去伊拉克之前,刘拓先去往了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伊拉克拥有太丰富的旅游资源,实在让人神往。”他在游记中写道,“如果伊拉克真的在不久的将来和平一些了,我一定会按照这个计划进行一次游历的。”
回应 力保学生安全回国
昨天下午,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蒋朗朗作出回应称,北京大学获知信息后,非常重视该学生的安全,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多方了解核实情况,并与驻伊使馆建立联系。使馆表示,同学目前人身安全没有问题,伊有关方面确认他与“伊斯兰国”无关,预计下周可以获释。同学本人已经与家长通话并说明本人是安全的。
北大将继续与有关方面保持联系,尽全力保障同学安全回国。
昨天,中国驻伊拉克使馆回复记者称,使馆人员已经和伊拉克当地警方取得联系,伊方承诺会保障该学生的人身安全。我使馆向伊方提出,希望尽早送还该学生。“预计这件事不会拖很久,短时间内就可以顺利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