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上车。
图文/本报记者孟剑飞聂毅
昨日上午,来自贵阳的60多名驴友相聚在地球美丽的疤痕——贵阳紫江地缝景区,沿线捡起矿泉水瓶、塑料袋等“白色垃圾”。4个多小时下来,驴友们捡到了37袋,400斤垃圾,装了满满一车。
60多名驴友紫江地缝“捡垃圾”
18日上午9点,60多名驴友们陆续来到大营坡集合,驱车3小时,赶到开阳紫江地缝景区入口处,在此次紫江地缝垃圾清理生态保护户外公益活动的领队简单交代注意事项后,给驴友们发放了手套、垃圾袋等环保工具后,大家便向景区进发。
沿着山路前行,不时能看到山路两边散落着的塑料袋、纸巾和矿泉水瓶等垃圾,驴友们一边爬山一边捡拾沿途垃圾。
山上不时可见矿泉水瓶、塑料袋等“白色垃圾”。驴友们走两步就要停下来,将周围的垃圾清捡干净。由于山林树木茂密,不少垃圾隐藏在树丛深处,驴友们便伸手去捡,不少驴友的手和胳膊被树枝划伤。
发起人呼吁:共同爱护环境
“大概5年前,我到紫江地缝野营,一路上秀美的风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去年和今年年初再次来时,看到的情景就不一样了,满地的垃圾……”发起此次活动的“贝贝”姐告诉记者,看到这么美的风景被人为破坏,很是心痛。回来后,她便在QQ群里呼吁,发起一次捡垃圾的户外活动,把这里的垃圾清理干净。
没想到这一呼吁,立即得到了群里驴友的响应,更得到了环球户外在线网站的支持。
“仅一周就有50多人报名。”环球户外在线的刘欣源说,他自己也是户外运动的爱好者,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到处走。可近几年,喜爱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前来游玩的市民把一些垃圾顺手丢在山上,使得沿途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组织这次徒步环保行活动,就是要让驴友们通过切身体验,感受到随手丢弃垃圾带来的诸多环保问题,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感染游客和身边的人,呼吁大家共同爱护环境。”
4个小时捡了满满一车
经过驴友们近4个小时的努力,景区变得干净多了。驴友们开始返回,和出发时的轻装上阵不同,大家手上都拎着装得满满的大小垃圾袋。下午5时许,最后一波“捡垃圾”的驴回到了景区入口处,在沿途8公里山路上,驴友们共捡了37袋,近400斤垃圾,装了满满一车。
“今天这么多驴友来捡垃圾,真是很感动。”紫江地缝景区的一曾姓工作人员介绍,紫江地缝风景区是开阳县紫江景区属贵州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开阳县龙岗镇境内,距贵阳约60公里,景区内奇峰异石林立,部分河段如巨斧劈开,形成地缝(裂)一线,很是美观,曾经的紫江地缝,是徒步爱好者的乐园,来此游玩、露营的人很多。但近几年,随手弃之于山野的杂物,让迷人的景致逊色不少,由于景区无人管理,慢慢地,来此游玩的人也少了很多。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恢复景区的环境,这样的美景就应该让更多人看到。”
希望捡到的垃圾
越来越少
本次活动,许多网友拖家带口全家前往,甚至不乏年幼的儿童。“主要是带孩子来感受一下大自然,让他养成环保意识。”一位带着女儿来参加活动的驴友说,要让小孩从小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8公里的行程,小女孩在母亲的帮助下愣是全部走完,还捡了不少垃圾。
“我们平时徒步时,包里面都装有垃圾袋,遇到垃圾都会捡起来带到山下。”驴友“秋生”边捡垃圾边告诉记者,身为驴友,他们异常珍惜野外环境,每次外出游玩都会将垃圾打包运回处理,看到美丽景色中充斥着各种塑料袋、饮料瓶,会感到非常心痛,所以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希望能感染到更多人。
“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环球户外在线的刘欣源说,此次徒步环保行活动只是开始,今后他们将组织更多驴友,不定期到各风景区开展志愿清扫垃圾活动。同时,他也希望能通过他们的努力来影响和感召游客们,不要再将白色垃圾丢在山林中。他们也希望在以后的活动时,捡到的垃圾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