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四川石刻艺术研讨会在乐山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们实地考察了东方佛都景区。
当日下午两点,来自全国的雕塑艺术大家们,来到东方佛都景区大门,景区负责人热情接待了艺术家们。来宾内,以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雕塑大师赵树同先生为首,依次与景区负责人握手致意。
赵老此行的目的,一则为参加“四川石刻艺术研讨会”,二则为将自己所收藏的刘开渠大师遗作,捐赠给东方佛都。
在简单的交流之后,嘉宾们进入景区参观。景区负责人搀扶着年届八旬的赵老行在最前方,巨大的东方卧佛和神秘的十八罗汉洞,都为赵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参观进行到万佛洞中的时候,赵老首先询问了这些雕塑,是什么人雕刻的。陪同人员告诉他,都是他的弟子,四川美院的教授们的作品。赵老对弟子们的艺术成就表示欣慰。随着参观的深入,赵老愈发对万佛洞感到惊奇,一路走,一路说:
“东方佛都真的是世界级的艺术作品,说他是中国现代石刻雕塑第一,一点都不为过。”
赵老同时以音乐来比喻了东方佛都:
“这是石刻艺术的交响乐,主旋律起伏跌宕,高低错落,以令人震撼的石窟群,与乐山大佛相融,主旨鲜明。用佛文化的丰富内容,与主旋律奏出和声,呈现出的是大气又精致的现代石窟艺术的完美,这样的艺术,是一定能得到后人认可的,百年之后,这里就是与乐山大佛融为一体的文物。”
赵老还从雕塑艺术要有形、有神、有魂、有灵等方面,解剖了东方佛都的艺术。这些雕塑作品,很多都是赵老当年主持创作《收租院》时的同事、朋友、学生,赵老对此感到非常自豪。
赵老在“媚态观音”雕塑前,为所有人讲解了媚态观音的历史和美感,他的讲解追溯了北魏的历史,也提及了现存的观音像,并且以自身为模特,讲解了媚态观音的造型方式。对于观音像,赵老还称赞了景区“千手观音”的独创性。
“在以前,千手观音都是木刻的,泥塑的,只有在东方佛都才看到石刻的千手观音。”赵老认为,艺术是必须要进行创新的,这尊千手观音,也证明了东方佛都在对雕塑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上,敢为人先,东方佛都的确堪称“中国第五大石窟群”。
赵老也认为,连心山的燃灯大佛头顶,应该开一个天窗,将天光引向大佛头顶,激发大佛的灵气。
随行的专家们,还就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相通,物与自然的相融,传承古人摩崖造像的传统技法等方面,进行了各自的评述,同时也对东方佛都现存作品细节上的不足,提出了完善的意见。专家们也肯定了赵老关于为燃灯大佛引来天光的建议。
参观结束后,赵老一行前往学术厅开始了研讨会。
会上,成都市雕塑协会会长,戴树新作了开幕致辞,对到场的专家们表示了感谢,并逐一介绍了与会专家。
赵树同老师正式提出,将刘开渠大师的作品,捐赠给东方佛都。捐赠仪式上,赵老讲述了刘开渠大师创作这幅作品的初衷,说刘开渠大师,是有感于凌云山深厚的文化积淀,才创作了这幅作品。
赵老说:“希望这幅画,能成为东方佛都旅游宣传的代表作,希望东方佛都,能在雕塑艺术上进行更多的开拓和传承。”东方佛都景区负责人对赵老表达了深深的感激。
捐赠结束后,赵老谈了谈自己此行的感触:“乐山很美丽,它有独一无二的乐山大佛,还有刚才我们大家看到的,东方佛都,这样全世界唯一的,最大型的,整体由石头雕塑而成的景区。因此,我认为,我们乐山,具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赵老稍作停顿,又说:“更重要的,它是一个佛都,一个顶级雕塑艺术的汇聚地,在今后,它的影响,无论是在区域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会是一个世界性的雕塑艺术宝库。我相信,它将来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
发言中,赵老表达了深深的感慨,他说,正是因为乐山藏龙卧虎的人才,才能创造东方佛都中许多的世界唯一,世界第一。
原四川省政府秘书长,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院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七章也发表了讲话。他说,自己当年在内江工作时,曾有幸结识赵老,赵老在石刻艺术上不畏艰险的精神,非常值得学习。
他还说,因为分管旅游,曾来到过乐山多次,竟不知道有东方佛都这么好的景点,这值得自己检讨。
原四川文化厅副厅长胡继先就雕塑艺术的时代意义进行了讲话,他说,雕塑艺术家要响应习总书记弘扬民族文化的新战略。他认为,东方佛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把东方的艺术思想,汇集到了一起,彰显了时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历史价值,东方佛都是当代艺术的大成之作。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教授,著名雕塑家,成都雕塑协会艺委会专家,袁成龙教授也从东方佛都谈到了雕塑艺术。
作为东方佛都雕塑作品的作者之一,袁成龙教授介绍了当年参与创作的一些经历。他说,自己的雕塑作品中,存在有细节上的不足,非常感谢专家们指出。在当年的创作中,袁教授曾加入了许多独特的技艺手法。袁教授以万佛洞中的“八百罗汉”为代表。
“八百罗汉的雕塑上,我加入了新的构图方式,让他们高低远近,各有不同,这是为了突出时代感。”创作中,袁教授将八百罗汉与轮回相融合,在万佛洞中形成了极有代入感的雕塑作品。
“当年的雕塑中,我也采纳了梁总的一些想法,就是将佛经故事和雕塑结合。”袁成龙教授的雕塑作品,人景交错,起伏落差,具有强烈的现代感。
艺术家们在研讨会上,都对东方佛都的艺术提出了许多建议,尤其是赵老对燃灯大佛开天窗的建议,大家对其意义和优点,进行了讨论。
研讨会结束后,赵树同先生再一次发言,具体讲解了刘开渠先生的绘画,同时,专家们也挥毫,为东方佛都留下了墨宝。
赵树同先生题字
王七章先生赠字
谭晓明先生赠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