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路作为一条贯通济南东西的交通要道,自2005年改造通车以来极大地缓解了市区东南部的交通压力。为了让这条济南的风景路线更好的履行“职责”,旅游路改造计划已正式启动。记者今天从交警部门了解到,改造完成后的旅游路不仅将成为公路骑行爱好者的天堂,而且还会引入合乘车道的理念,从而让更多的人更快的通过道路。
旅游路现状:早晚高峰一边堵一边空
据济南市交警支队交通规划研究室主任田云强介绍,旅游路全程长约25km,这次改造的部分是从千佛山南路至港九路的路段,全长约13.6km,约占总长度的一半。目前旅游路宽25米,为机非混行的双向六车道,两侧各2.5米人行道。
但是,随着旅游路两侧大型社区的入住居民人数不断攀升,东部交通需求持续增加,旅游路路口路段的交通流量也日趋饱和,并呈现早高峰时段由西向东交通流量较大,晚高峰时段由东向西交通流量较大的现象。
目前,旅游路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旅游路高峰期间存在明显的交通潮汐现象,因此按照现在的道路资源配置,会出现高峰时段总是一边堵一边空的情况。二是旅游路沿途风光优美,吸引了不少自行车爱好者前来骑行,但千佛山南路至港九路段没有专用的非机动车道,只能机非混行或人非混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旅游路因公交发车班次少、可达性低及直达性差等因素造成公交服务水平较低,而根据《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标准》,旅游路现状又不具备开设公交专用道的条件。
因此,在道路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为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交警部门将重点根据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改造。
改造计划之一:引进“合乘车道”理念
在本次旅游路改造计划中,最抢眼的莫过于济南交警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而将要在济南试行的增设“合乘车道”的思路。
记者了解到,所谓合乘车道,是指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只允许载有一定数量以上乘员的车辆专用通行的车道。多人合乘与一人一车相比,等于是在不耽误乘车人上下班或出门办事需求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可增加通行人数,减少通行车辆,降低道路交通总量,减少对交通资源的浪费,提高通行效率,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据济南市交警支队交通处副处长王峰介绍,在对旅游路的改造中,交警部门将把千佛山南路至凤凰路路段的两侧最外车道设为合乘车道,届时,在7点至9点的早高峰以及下午5点至7点的晚高峰时段,合乘车道将只允许大中型载客汽车、满载小型客车以及特种车辆使用,其他时间段不做限制。
改造计划之二:设置潮汐车道
据田云强介绍,根据旅游路高峰时段交通流的潮汐特点,旅游路千佛山南路至转山西路一段,拟将道路资源重新调整为双向五车道后的中央车道设置为潮汐车道,按照流量规律变化车道功能。
晚高峰(17:00-19:00)由东向西为三排车道,由西向东为二排车道;其余时段由西向东为三排车道,由东向西为二排车道。
改造计划之三:重新构建非机动车道
为保证非机动车的道路通行权,旅游路改造计划中将分三段重新构建非机动车道。
千佛山南路至转山西路路段,对道路资源进行重新分配,由双向六车道改为双向五车道,两侧设为2米宽的非机动专用车道,保留现状两侧人行道;转山西路至福地街路口西口路段作为缓冲衔接路段。
福地街路口东口至龙洞隧道东口路段,受龙洞立交和隧道限制,拟将人行道调整为人非混行车道;隧道内检修道改为非机动车道,且压缩单排机动车道宽度,加宽原有非机动车道至2.4米。
龙洞隧道东口至港沟西路段,将人行道改为非机动车道,外侧设平行式或自由式人行道,增设机非隔离护栏,以保障慢行交通的安全。
合乘车道如何靠谱 交警回应:市民说了算
据王峰介绍,目前,旅游路转山隧道至港九路路段的改造正在由市政部门组织施工,将于7月底竣工通车;旅游路千佛山南路至转山隧道路段的优化改造工程正在由济南交警支队会同历下市政部门做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同时,合乘车道作为缓解交通压力的主要措施之一,虽在国外运用已成熟,实施效果比较明显。但在济南还处于探索阶段,以上关于多乘员专用车道的设置范围、设置模式、时间要求及车型与合乘人数规定等方面是根据旅游路实际和交通运行特点而初步拟定的。为确保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请广大市民积极建言献策,对合乘车道的设置及交通管控措施等多提出宝贵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