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茂兰保护区自然风光(莫雄亮)
尧所村自然风光(莫雄亮)
(通讯员 莫雄亮)再用不到30天,就是党的94岁生日了。荔波县移民在这值得隆重纪念节日到来之前,由驻村干部牵头,积极配合联系点黎明关水族乡尧所村的党支部、村委会,调查了解全村的困难党员,看看这些曾经为农村社会和谐、化解农村矛盾、促进农村发展的过去“领头羊”们,因为什么原因出现困难,如今主要心愿是什么,给他们建立心愿台帐,帮助他们寻找圆梦的人。
位于“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腹地之一的黎明关水族乡尧所村,山高林密,浓荫蔽日,道路崎岖,全村共有党员31人,其中女党员7人,60岁以上老党员4人。他们几乎分散在全村的巴格、保上、下寨、加别、甲乙、洞腮、必几、必达、必左等古老的布依族、水族、汉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寨子上。在人生的履历中,在党员的生涯里,都曾有他们光辉的一页。
然而,由于年龄的增大,知识的落伍,以及疾病的困扰,伤残的磨难等多种因素,有的由富变贫。尤其是过去所依赖的山林及其山林中的野生动物谋生的自然环境变成茂兰自然保护区被保护起来以后,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系统,从而维护了区内生物多样性,系统地保护了喀斯特森林生态以及珍稀动植物资源。但因严厉禁止在保护区内从事开山、采石、采土、偷猎、毁林开荒等破坏环境及自然资源的生产经营活动,他们昔日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找些山货卖点油盐钱”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了约束,原有的经济来源陡然枯萎甚至断绝。
在调查了解中,荔波县移民局的干部和尧所村的领导,耐心听取老党员的倾诉,认真记录老党员的建议,同时把当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他们作宣传、做讲解。通过摸排探底,掌握困难党员的基本情况、困难原因、家庭成员等情况,建立信息台帐,为上级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及时有效地解决党员实际问题提供依据,让生活困难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荔波县移民局干部和尧所村领导,每到一个村寨,每进一扇家门,每握一双老手,都面带真诚,心怀感激,让党员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及政府的关心、关注、关怀像春风吹拂一样扑面而来,并告诉纯朴的党员群众:国家建立保护区,是为了全国甚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是为了整个人类的生存。这与党员的追求和志向并不冲突,并不相悖,目标是一致的。作为党员,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要做好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表率,要自觉增强和牢记“舍小家为大家”、“牺牲我一个,解放全人类”的大局意识。
与此同时,荔波县移民局的干部和尧所村的领导,在与党员和群众深入交谈、全面沟通的时候,也表达党和政府对保护区内的各民族同胞的利益是时刻记在心上并采取行动扶持的,对当地群众的长远利益是有持续不断的规划和措施的。例如近些年来在保护区内扶持群众发展农家客栈,大力改善保护区内村寨基础设施是有目共睹的。
当然,由于保护区内的旅游接待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参与生态旅游的农户数量也还不多,收入甚微,但只要区内的群众在党员的带领下,把旅游资源保护好,把民族文化挖掘好,再加上有关部门加快作出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包括尧所村的党员在内,茂兰保护区内村民的生活前景是可观的美好的。(莫雄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