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昨天在《文化·平台》版面,我们认识了朝鲜族民俗文化艺术节上的两姐妹,在艺术节上我们还欣赏到了朝鲜族最具传统文化传承性的展示环节婚俗仪式。据大连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馆长黄虎哲介绍,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将传统文化以这样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而在对朝鲜族婚俗专家、大连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活动部主任李雪花的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由于多方面原因,以往的文献资料散失严重,留存的也都是朝鲜文版本。经过大量的收集、整理及翻译工作,才呈现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基本完整的朝鲜族传统婚俗仪式全貌。
自古以来,婚礼就是朝鲜族传统人生礼仪中重大的仪式。由于朝鲜族与汉族源远流长的关系,其婚嫁的主要程序也是由表达相互意愿的议婚、决定婚日的纳采、赠送礼物的纳币、婚礼中迎亲等内容组成。但其过程中许多细节的不同之处却有着极浓郁的民族色彩……
最重要的用品婚礼桌
婚礼桌,也称为大礼桌或大礼床,是整个仪式中最重要的用品,一般放在观礼者的前面,几乎所有的仪式环节都是围绕着婚礼桌完成的。
婚礼桌上铺着一半红一半蓝的布,摆放着插有蓝色、红色蜡烛的烛台一对;插有松枝和竹枝的花瓶,用蓝色和红色布包着的公鸡母鸡一对,搭成山一样的栗子与红枣各一盘,根据不同情况,可摆放黄豆、红豆及酒瓶等,也可摆放地方特产和时令水果。松树和竹子表示像松竹一样坚定的节操,栗子和红枣表示长寿和多子的美好祈愿,而黄豆及红豆则是希望新人以后的生活富足,不为饮食发愁。“比较特别的是公鸡母鸡的摆放。公鸡司晨,代表了新一天的开始,而婚礼仪式也是人生的一个新的出发点,同时以前的朝鲜族人认为公鸡的鸣叫声也可以驱赶恶鬼,而母鸡则是取其多产之意。”朝鲜族婚俗专家李雪花笑着说:“因为需要活鸡上桌,为了不让它们乱跑,一般事先都会喂它们一点酒。”
反复出现的红蓝两色也是朝鲜族婚礼仪式上的一大色彩亮点:结婚象征着阴阳和谐,是男女双方的大事,在仪式上红色代表新郎,蓝色代表新娘,取阴阳调和之意,连新娘当天穿的阔衣通常也是表面红色丝绸内衬蓝色衬布的。
说到婚服,结婚这天,新郎身着纱帽冠带。纱帽冠带是指带着纱帽,穿上团领袍,带上角带,穿上木靴的装束,属于官服中的便装。新娘穿阔衣,这原是王妃在宫中仪式中穿的服装,后来成为平民的婚礼服。红色面料上印有象征崇高和富贵及长寿的莲花、牡丹等图案,袖口是七彩颜色,更显华丽。新娘戴发簪,发簪上垂着前缀和飘带。
最主要的不同在娘家办仪式
与汉族的拜天地不同,朝鲜族将夫妻交拜单独设为一个环节:新郎新娘面对面,新娘拜两次,然后新郎拜一次,新娘拜两次,新郎再拜一次,最后两人跪下来相对而视结束交拜礼,是相互允诺的表示。而在仪式的最后,新郎新娘要分别向父母、祖先及来宾拜3拜。
但与汉族最大的不同则是朝鲜族的结婚仪式是在娘家办的。仪式之前,新郎一般骑着驴到新娘家,一路上行进队伍载歌载舞,称为婚行路。在成婚仪式完成之后新娘和新郞要在新娘家住上3天之后才回到婆家,算是正式入门。迎接新郎新娘回来的时候,新郎家的邻居、亲人会把红豆、棉花子和盐撒在路上,驱逐恶鬼。
币帛是新娘入门见公婆的正式礼仪,表示对婆家及婆家祖先的尊敬和忠贞。也要专门摆桌,放上打糕和大枣,大枣也要摆成塔的形状,新娘向公婆磕头4次,向公公拜两次,向婆婆拜两次,公婆向新娘扔大枣和栗子,并说些祝福的话。
一生一世一双人
朝鲜族传统婚礼不仅在色彩上体现了女性的地位,更在形式上张显了对女性的尊重。在整个仪式上有一个重要的环节称为奠燕礼,是新郎带着大雁到新娘家并献上大雁的仪式。大雁象征着白头偕老,表示一次结缘终生不变。因此新郎要将大雁作为百年合好之约的信物献给新娘的母亲。
合卺礼则类似汉族的交杯酒,只是汉族回到新房内进行,而朝鲜族则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喝。他们用来盛酒的器物很特别:是葫芦一分为二而成的两个水瓢。因为分开的葫芦,其另一半儿在这世上只有一个,只有两个合起来才能成为完整的一体,取此生只与对方结缘之意。
“当然各个地区根据习惯的不同,在婚礼仪式的安排上也会有所差别。”李雪花在采访的最后补充说。
1.在仪式举行之前,新郎新娘需先净手,以示洁净身心。
2.婚礼桌。
3.新郎去新娘家的路,称为婚行路。
4.交拜礼。
5.交杯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