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白七药

太白山七药
太白山“七药”是秦岭太白山药用植物奇特而典型的代表,多具有活血止痛、抗癌消肿、祛瘀除痹等功效。
2、党参

党参
太白山素有“太白无闲草,遍地都是宝”的盛誉。作为中华三大“药山”之一,太白山具有丰富中华名贵中草药,党参便是其中重要一味滋补药材。
3、山茱萸

山茱萸
又名山芋肉、药枣、实枣儿、枣皮、肉枣等,为我国常用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太白山野生山茱萸药用价值极高,它以其补力平和、壮阳而不助火,滋阴而不腻膈,收敛而不留邪等特殊功效被历代医学所喜用。
4、虎杖

虎杖
太白山虎杖属于国家保护植物,太白虎杖不仅供观赏,也做食品,嫩茎做蔬菜,根做冷饮料,置凉水中镇凉(冰箱冰镇尤佳》名,“冷饮子”,清凉解暑可代茶。
5、柴胡

柴胡
柴胡是我国一味名贵中草药材,眉县太白山森林公园盛产柴胡,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6、天麻

天麻
天麻又名明天麻是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
7、黄芪

黄芪
太白山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直伸,颈部常具数个分叉。主要生于太白山海拔2000-3300米的山坡路旁及林下。
8、手儿参

手儿参
太白山“手儿参”植物名“凹舌兰”,是太白山名贵中草药材之一,块茎呈圆锥状,常分数个叉,白色,状如手掌,故名手儿参,有滋补强壮、补脾润肺的功能,与人参相似。
9、太白贝母

太白贝母
太白贝母是以太白山命名的珍贵药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岩石裂缝中或草丛中,喜欢在气候凉爽温和、土地湿润肥沃的高寒山区生长,忌积水和高温环境。
10、五味子

五味子
太白山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群,其种类繁多,起源古老,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太白山五味子历史悠久,属落叶木质藤本。
11、灵芝

灵芝
灵芝是太白山名贵中草药特产之一,太白山灵芝个大,药用价值极高。
12、太白黄连

太白山黄连
太白山黄连与黄连有所不同,黄连系毛黄连,太白黄连植物名长果升,麻的干燥叶茎,系毛食科植物长果生,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牛皮桦、冷杉或落叶松林下,药用根及全草,功能同黄连。
13、太子参

太子参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太子参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之一,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津亏口渴、肺燥干咳等症。其性平,昧微苦、甘;归脾、肺经。
14、太白米

太白米
太白米同样以太白山名命名,其植物名假百合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草丛中,药用鳞茎及根。
15、太白菊

太白菊
太白菊又名肺经草,是—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太白山顶部高山草甸带,药用全草、味苦、微辛,性凉,有清热解毒、止咳、明目的功能,是治疗肺部疾病的重要草药之一。
16、猪苓

猪苓
太白山松栎林下盛产猪苓。猪苓是多孔菌科猪苓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自古以来,多用于利尿,而现在己知猪苓对原发性肺癌有较好的疗效。
17、太白花

太白花
太白山上的太白花多生于阴坡草丛中。为地衣类植物药石蕊科植物雀儿石蕊的枝状体。主要功效治高血压症,头晕目眩,偏头痛,目疾,虚劳,鼻衄,白带,月经不调等。
18、太白茶

太白茶
太白茶为地茶科植物雪茶的地衣体,清热解渴,醒脑安神。治疗虚劳骨蒸、肺炎咳嗽、癫痫狂躁、神经衰弱、高血压。一般多在积雪融化后采收,除去基部苔藓状物及杂草,晒干即可。
19、太白参

太白参
太白参是太白山名贵中草药材之一,主要生于高山草坡与树林中,别名煤参、太白洋参、黑洋参、太白阳参、黑参、黑白参。为玄参科植物大卫马先蒿、粗野马先蒿、邓氏马先蒿、美观马先蒿等的根茎。主要功效有滋阴补肾;益气健脾。主治脾肾两虚;骨蒸潮热;关节疼痛;不思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