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手机腾讯网对2464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0.7%的受访者选择坐火车回家,但有67.7%的受访者尚未买到往返车票。24.2%的受访者对于目前的购票状况表示满意,69.2%的受访者不满意。
受访者中,学生占18.5%,在外工作者占75.8%,外出旅游者占2.2%。
50.7%受访者选择坐火车回家过年
调查显示,过年回家,过半数(50.7%)受访者选择搭乘火车。其次是自驾(23.9%)。接下来是长途汽车(13.0%)和飞机(9.8%)。
祖籍广东的谭远,每年春节前夕都要“抢购”北京至广州的硬卧车票。听说今年预售期提前至60天,他在手机、电脑上都提前设置了买票提醒。“就等心仪的票一放出,及时出手”。然而,网上购票的“拥挤”程度还是超出了谭远的想象。“因为公司放假时间还未最终确定,本想着多刷两张2月16日、17日的票做准备,没想到一刷新购票页面,票都抢光了”。谭远露出无奈的神色,“最后只买到了2月17日的一张硬座”。
调查中,67.7%的受访者尚未买到春运的往返火车票。
在北京一所职业学校从事行政工作的陆霖,选择坐飞机回家过年。“实在是没时间天天刷票关注放票信息,就提前订好了回家过年的特价机票”。即便如此,陆霖也没完全放弃刷票。“回家的票虽然订好了,可返回北京的票依然没着落”。陆霖老家在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北京直达湘潭的火车只有3趟。陆霖每次春节回家,要么提前许久筹划购票,要么买车票先到长沙,再转车回家。“春节后回京正好赶上大年初六的返程高峰。只好先买一张长沙到汉口的车票,武汉那边车次多,等到时候再看吧”。
在购票渠道的选择上,调查显示,45.7%的受访者通过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直接购票,31.5%的受访者会在“黄牛”手里买票,19.9%的受访者会通过火车站或代售点购票,6.5%的受访者会使用铁路统一电话订票。7.5%的受访者购票时会使用抢票软件等工具。
农民工王远华最近每天从工地下班,就直接来到北京西站售票大厅。“住的地方没有电脑,我又不会上网,只能每天来火车站看看有没有退票的,碰碰运气”。在京打工多年,他的返乡车票或是自己早早排队到售票厅购买,或是由老乡找“黄牛”购买。“去往四川的票年年紧俏,今年更是早就被抢光了。要是还买不到票,只能找‘黄牛’试试了”。
“春运火车票是一种稀缺资源。广大乘客在短时间内的需求量太大,造成了票的紧张。从经济学角度讲,有短缺就会有投机者,比如‘黄牛’。”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从放假制度上进行设计,解决短时间内供不应求的矛盾;另一方面,预售期的设置要更加完善,针对农民工等不方便购票的群体进行有效宣传。同时,旅客可以多关注临客等车次信息,做好购票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