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日,什刹海荷花市场码头的摇橹船静静地停靠在岸边。当天是今年什刹海荷花市场码头运营的最后一天,近20年历史的摇橹船正式退役了。
木质结构耗损严重 28条摇橹船服务近20年退役
乘一条木船,和同船的游人说道着一路的见闻,耳边此起彼伏的船工号子伴着咿呀的摇橹声,顺着一池海水荡漾开来。什刹海的摇橹船,是很多老北京人记忆中不可或缺的,前日,这批在什刹海海域服务近20年的28条摇橹船正式退役,在停航前,老船工和游客们都不舍这些老朋友。
最后一天:摇橹船有些孤独
前日,28条摇橹船正静静地停靠在荷花市场码头,三四条船的船身已经被盖上了厚厚的毡子。最后一天,摇橹船没有出航,码头没有船工,没有游客来和这些老朋友告别,少了吆喝声的码头显得格外安静。摇橹船的最后一天,显得有些冷清。售票处的工作人员坦言,由于近几天降温,已经三四天没有出船了,“船工都放假了,今天有点儿意外,本以为还会有人再来看看船呢。”此时,河对岸的什刹海码头已经拆除完毕,岸边只剩下几根木桩。码头入口和一旁的售票处都被上了锁,码头外有关摇橹船的介绍也被撤走。
对此,什刹海摇橹船媒体负责人王晶称:“一个多星期前好梦江南码头就开始拆了,到日子了,所有的游船都该停了。没什么仪式,之后船就先停在码头。”下午五点多,荷花市场码头的木栅栏门被上锁,工作人员关闭售票处大门不再接待游客,有着近20年历史的什刹海摇橹船正式和游客道别了。
【船工讲述】
谢老大,39岁,队长
20年了“老伙计该歇了”
39岁的船工谢师傅在什刹海码头已经度过了15个春秋,因为在船工中岁数最大,又是队长,所以大家都称他为“谢老大”。“这船说来年头久了,还是1996年下水的。咱这船开出去,把整个什刹海弄得跟江南水乡似的,”谢老大靠着岸边的汉白玉护栏讲述,“最初就7个船工,22条船。人多了忙不过来就找蹬三轮的过来帮忙摇船,你去打听打听,附近蹬车的老师傅多半都是半个船工出身。”谢老大满脸骄傲地笑着,起身吆喝着招揽来往的客人。说到要换新船,谢老大手拽着纤绳,轻拍几下木质的船板,像是自言自语地小声嘀咕着:“20年了,也该歇着了,老伙计。” 魏师傅,36岁,工龄13年
摇橹可是个“技术活儿”
36岁的魏师傅2001年到什刹海当船工,站在船头一摇就是13年。“我没什么文化,十来年却习惯了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听人聊天,陪人说话,这日子过得挺舒坦。”魏师傅搓搓手,从休息室翻出一张皱巴巴的曲谱:“这是咱们开船收船时喊的号子,特意请通州漕运82岁高龄老船工赵庆福老师来教的,老人家倍儿精神,我们这些人跟着老人家喊起来那气势跟穿越了似的,倍儿带劲儿!”
好多人就喜欢咱这风格,仿古、木头,有老旧的味道。也有客人来了就埋怨:“怎么这么破,”魏师傅苦笑了一下,“有客人找茬儿不仅仅在船新旧上,他们还嫌你划的慢啊,可咱们不是电动船。有次我船上8个游客嫌船慢,结果他们上来划了没两下手腕就酸了。这可是技术活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