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新闻网讯 (王月婷 赵蝶)四川剑门关的“军粮”——剑门火棘又熟了,已成为一片红色的海洋、红色的风景、红色的记忆。

剑门火棘,别称火把果、救军粮、红子刺,映山红。是生长在剑门山区的乡土树种,随处中见,初冬时经过霜打后更红、更甜,是剑门雄关的一道秋景。满山遍野的火棘果,红透了剑门关的山川,红艳艳的果实披雾挂露,晶莹剔透。火棘树形优美,夏有繁花,秋有红果,果实存留枝头甚久,在庭院中做绿篱以及园林造景材料,在路边可以用作绿篱,美化、绿化环境。具有良好的滤尘效果,对二氧化硫有很强吸收和抵抗能力。以果实、根、叶入药,性平,味甘、酸,叶能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是一种极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观果植物。

1934年,红四方面军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在此浴血奋战,特别是在孤立无援、无粮无水的情况下,剑门关的火棘成了红军战士的救命粮,火棘因此也有了一个别称“红色军粮”。1934年4月2日,毛泽东主席在欣闻红四方面军胜利攻克剑门关后,亲笔手书“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