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张家界武陵源金鞭溪风光。

2014年,张家界武陵源金鞭溪风光。通讯员 李纲 摄
自1982年从国有林场改为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后,“砍伐”在张家界林区就变成了一个多余的词。如今,这个词被再度提起,更为戏剧化的是,在记者采访期间,围绕砍伐的争论甚至从网络延展至张家界市政府多个部门,变成了官方内部的一场大讨论。
【支持者】
近日,发表在华声论坛内的一篇帖文《无比失望的张家界金鞭溪之旅,好好的美景全给毁了》,一下子把张家界森林公园管理处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帖文的作者、华声网友“树木岭散人”指出,“管理方因噎废食,死守不能砍树的规定,让金鞭溪如斯美景沦落,不值票价,‘世界最美峡谷之一’徒有虚名。”这一帖文被转发后,在网络上引发上百万网友的争议讨论。
导游:金鞭岩杂草疯长遮景
10月13日下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岩,28岁的本地女导游刘小青面对遮隐在乱丛杂木背后的石峰,手脚并用,试图向一群韩国游客介绍眼前奇景。
在刘小青的记忆里,10年前的金鞭溪,溪谷两侧的杂木还没长起来。“那时的岩峰溪谷秀丽奇绝,让人叹为观止,任何言语解说都是多余的。”她打开手机,在网上找出了一张十年前金鞭岩的照片。与眼前的金鞭岩对比,照片中的金鞭岩没有杂木遮挡,形态清晰,开阔雄奇。
“景区管理部门应该将这些杂木乱林清理干净。如果任其疯长,再过十年,金鞭岩将成为照片中的记忆。”刘小青忧心忡忡地说。
摄影师:杂木破坏砂岩地貌
覃文乐是张家界市摄影家协会的副主席,多年来用镜头见证了金鞭岩景观从有到“无”的历程,也是砍树的坚定支持者之一。
在他看来,张家界独特的砂岩峰林地貌,集雄、奇、幽、野、秀为一体,汇峰、谷、林、水为一身,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特地貌。“从摄影美学角度而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有的植被其它森林公园也有,但张家界沟谷纵横、峰林秀立的地貌特质则是无与伦比的。清理杂木,一是能够开山现景,让世界能够领略张家界之美。二是能够保护石英砂岩的地貌特征,因为杂木过多,根系深入地表,会破坏石英砂岩的完整性。”
丰富的植被和茂盛的林木一直是张家界人引以为傲的资本,但过高的森林覆盖率却让这位摄影师遗憾:云海景观正在以越来越低的频率出现。
“云海景观一般出现在大雨之后,绵羊状的白云朵朵连山,非常美。但近年来,这种景观正在离我们远去。”覃文乐解释,树木过于茂密后,会吸收大量雨水,不易被阳光蒸发出来,因此不易形成云海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