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陈列着我国50多个民族和世界多个国家的古代鞋饰实物及复制品500多件;这里有和鞋相关的图片4000多幅;这里是我国第一家展示鞋文化的博物馆——它就是位于我省泗县的中国古鞋博物馆。然而,从1990年开馆时的轰动全国,到2000年因鞋厂倒闭的关门谢客,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古鞋博物馆似乎早已消逝在人们的记忆中。不过,近日记者从泗县文广新局获悉,休眠了十多年的中国古鞋博物馆不仅将于8月1日再次开门纳客,而且年底前有望入驻新建成的泗县博物馆,实现“华丽转身”。
古代鞋饰
博物馆珍藏4000多年鞋文化
从远古时代的兽皮鞋到明清时期的公主鞋、高台鞋,从塞不了几个手指的三寸金莲到鞋头高翘的龙舟鞋……走进泗县这座中国首家古鞋博物馆,面对琳琅满目的各色鞋饰,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恐怕你很难相信,我们脚下这双普普通通的鞋子,竟蕴藏了如此深邃的文化内涵!
古代鞋饰 古代鞋饰
据原泗县制鞋总厂副厂长克强介绍:这座由该厂创办于1990年的我国首家古鞋博物馆,馆内不仅陈列着我国50多个民族和世界60多个国家的古代鞋饰实物及复制品500余件、有关鞋的图片4000多幅,还有历代制鞋工具和有关鞋饰文化的珍贵展品,时间跨度达4000多年之久。克厂长说:“当时的博物馆同泗县布鞋一样声名远播,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来参观过,馆里不少藏品都是浙江、四川等地的人无偿捐献的,他们只要求到博物馆看一看。当时的轻工业部等相关部门领导也曾来过。 ”
万里等中央领导穿过泗县布鞋
“虽然10年前泗县制鞋总厂就倒闭了,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生产的泗县布鞋名气可不小,连万里等中央领导人都穿过,我们生产的粘胶布底鞋和药物保健鞋在全国都是领先的。 ”说起中国古鞋博物馆创办的渊源,克强告诉记者,在制鞋的过程中厂长孙成儒发现不少国家都有鞋博物馆,而我们国家这么大,穿鞋的历史又这么悠久,竟然没有一家鞋饰博物馆,于是创办一家鞋博物馆便被提上日程,找资料、筹资金、集实物……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国首家古鞋博物馆终于在1990年7月诞生。在创办古鞋博物馆过程中,孙成儒结识了中国鞋文化研究者骆崇祺先生,“骆崇祺曾撰写出版我国第一部《中国鞋文化史》,填补了中国鞋史学的空白,开创了中国鞋史学的研究领域。 1986年,他只身行程几万公里完成了中国及世界鞋文化史的自费考察。他所拍摄、搜集到的500多幅人类古鞋照片资料堪称是迄今世界上最完整的自理哎。 ”1989年在上海鞋文化博览会上,骆崇祺先生提出谁若创办古鞋博物馆,他愿意无偿奉献所拍摄的古鞋照片资料,于是骆崇祺的珍贵照片被请到了泗县。
藏有新疆楼兰出土皮靴仿制品
走进古鞋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长1.99米的布鞋,布鞋旁的玻璃柜里陈列着一只1米多长的女式鞋。
古代鞋饰
据介绍,当年古鞋博物馆展厅有五个:第一、二展厅展出古鞋和仿古鞋400余双,再现了中国自原始社会至清代各民族的鞋饰文化;第三展厅展出各民族鞋饰和传统鞋饰、少数民族工艺鞋等;第四展厅展出骆崇祺先生拍摄及收集的世界60个国家和国内多个民族4000年来的珍贵鞋饰照片500余幅。第五展厅展柜有北京内联升鞋店按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鞋样复制的针工布底圆口鞋。另外,博物馆还收藏了几千双各式近、现代鞋饰。 “据考证,中国出土最早的一双鞋子是在新疆楼兰的出土羊皮靴,距今已经4000多年。这双靴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一双鞋的实物。古鞋博物馆里就有一双新疆楼兰出土的羊皮靴仿制品。 ”克强介绍:“古鞋博物馆里还有些珍品,如古代最典型的官靴晋代六合靴、三寸金莲鞋……每一个鞋饰的实物或照片几乎都有一个故事。 ”
休眠十多年的博物馆将“复活”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宝”,伴随着泗县制鞋总厂的倒闭而关门歇业,甚至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不过,8月1日,这座“休眠”12年的博物馆不仅将开门迎客,而且今年底有望入驻新建成的泗县博物馆。泗县文广新局局长王永乐告诉记者,按照规划,他们在新博物馆内划定2000平方米区域专门安置中国古鞋博物馆。为了充实展品内容,他们已启动古鞋征集方案,目前陆续收到一些展品,其中一些展品极具历史意义,如一收藏者送来的元代的鞋,很具特色。王局长说,下一步他们准备在全国征集古鞋的同时,还将复制一些有代表性古鞋,让中华鞋文化在安徽得以全面展示。(记者王素英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