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是一个承载着千年历史沧桑的古老民族,他们生活的地方高山多雨多雾,容易受疾病的侵袭,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到现在为止,都还有不少瑶族妇女生孩子都在家中由接生婆接生,且很多瑶族妇女大都生育有几胎,但奇怪的是,这些瑶族妇女却很少患妇科疾病。
70多岁老人上山干活像年青人一样。(图片来源:东方IC)
原来,生活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中,瑶族人学会了识别各种草木的性质,利用草木的枝、根、皮、叶、花朵医治疾病。生活在这个天然的中药库中的瑶民就是靠这些草药,治愈他们一个又一个的病症。瑶族百姓几乎就不出山看病,有点什么毛病,就自己采些草药,轻而易举地予以解决。本来住在大瑶山里,他们的发病率就比城市里的居民低的多,就拿妇科病来讲,在城市里的妇女,平均犯病率都达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的瑶族妇女,在那么恶劣的医疗环境下,妇科病犯的比率却不及百分之十。而在瑶族的世界著名长寿村——巴马瑶族百岁长寿老人更是经常泡瑶浴,巴马瑶浴是巴马百岁寿星长寿的养生秘方。这是当地优良的环境造就了这个奇迹,亦是巴马和大瑶山满山遍野的独特药材促成的结果。
70多岁老人上山干活是常态。(图片来源:东方IC)
由于世世代代的摸索积累,瑶民族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民族医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神奇的“三天出工”,亦称(三泡瑶药),它是瑶族千年传世古方。瑶族妇女产后洗泡“三天出工”的药浴后,三天后就可以下地劳作,上山砍柴,不怕风吹日晒,而且形体保持苗条,肤色红润。第一天,泡第一泡神奇瑶浴:除异味,去秽气;第二天,泡第二泡神奇瑶浴:缩阴、收腹,修复受损阴道;第三天,泡第三泡神奇瑶浴:迅速恢复体力,提高免疫力。 瑶寨妇女生孩子时,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内,会立刻进入浴桶,在热气腾腾的瑶浴中度过。坐月子的瑶家妇女和婴儿,每天都如此,他们相信,瑶浴会使他们母与子消除任何灾病。瑶族坐月妇女第三天就可以从事一般的体力劳动了。婚后的瑶家妇女,没有一个有妇科病,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但确实如此。
但不是所有的瑶族都有洗药浴的习俗,只有“优棉”支的“板瑶”,才有祖传洗药浴的习俗。所以,用高华瑶医给出的方子洗浴治病,效果才好。
采药。(图片来源:东方IC)
高华村民的饮食习惯也很有特色。早上起来要喝油茶。这是一种将糯米膨化后,拌少许炒熟的花生,再加入热茶水的饮品。我注意到,茶叶是自产的稍有苦味的山茶。还有,像我们房东食用的竟是茶树籽榨取的油,这是一种品位极高的植物油,有利于健康。喝油茶不算正餐,妇女们开始喂猪、挑柴,忙过一阵后才开始用早餐。
村民们则以稻米为主,蔬菜当然也包括野生植物,比如九月笋和菌类的食取量也很大。家畜以牛猪为主,每家喂有一些鸡鸭,但都不是以商品销售为目的,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村民们真要想挣些钱还是不容易。总体上说是刚解决了温饱,生活依然贫困。好在健康生活的内涵,并不只是以钱的多少为标准。
旅游信息:
交通:高华村位于贵州省从江县翠里乡,距从江县城36公里。从从江县至翠里乡每天1班中巴车,下午2:30发车。票价10元5角;
饮食:瑶酒分为烧酒、甜酒、泡酒和滋补酒,有通脉络、强身养生之功效。油茶是游客必尝的饮品,能除瘴防病,消除疲劳。
住宿:高华瑶族家家户户均备有客房,专为侍客用。高华村一次性可容纳70位以上客人住宿。
购物:当地绚丽多彩的服饰和刺绣、竹编、草编、藤编、造纸等民间工艺品均可收藏。
注意事项:
浸泡药浴前,中,后应适当补充水分,也可以喝淡盐水,糖水。
浸泡场地注意室内温度,通风良好,不可蓄意吹风,以免受寒;过饥,过饱皆不宜泡浴。
起浴后皮肤表面发红,并持续30分钟至2个小时的发汗均属正常的药效作用。
有中度高低血压病史,心脏功能稍差应在家人陪伴使用,注意场地通风,每次浸泡时间不宜太长(约3-6分钟),如浸泡过程感到心跳过快或呼吸急促时,应缓慢起身于通风良好处稍作休息,等恢复后再次浸泡,一般分两到三次浸泡即可。部分使用者(尤其是较为肥胖的使用者)浴后皮肤出现轻微刺痛感或出现小丘疹,均属排毒自然现象,可继续使用。
产妇生产时如有手术行为,待折线后再进行药浴,若无手术行为,可产后三天开始药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