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东方旅游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新闻

中国5大草原旅游攻略:拜访哈萨克驯鹰人

时间:2013-07-09 09:43:08  来源:  作者:

又到夏天,又见蠢蠢欲动与炎热抗争的人们。眼见着朋友们欣欣然奔赴一个又一个有着美丽名字又清凉的草原,谁能不乱了心神呢?

老舍在《草原》里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话,已经足以给还在犹豫中的你一个非常诗意的理由。

草原上,呼吸的都是沁凉的空气,抬头天蓝,低头草绿,云飘风轻。此时,你会心胸特别的高而且远,对久居大都市的人来说,实属难得。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忍不住对老舍的话一引再引,因为太恰当了,尤其对于绝美的草原来说。撰文、编辑/黄建伟 摄影/仔仔

点击进入下一页  

扎溪卡大草原 康巴最宽阔的草原

草原季来了,芳草的清香就如饭香引诱饥饿的人那般吸引着我这个都市中常坐电脑前的女人。撰文、摄影/范菁

点击进入下一页

色须寺外景

点击进入下一页

草原上经幡在迎风飞扬。

绿色的草地与红衣的僧人

我和先生开车翻越海拔4700米的安巴拉山垭口从青海进入了川西,坐在副驾驶的我担任导航,翻看了下地图,从现在的行政区域划分来说过了这个垭口即是四川境内,但此地还是属于高原藏区。车平稳地行驶在柏油铺成的217省道上,肥绿的青草覆盖了蜿蜒起伏的山坡,路边开满了紫色、粉色和黄色的小花,远远望去,大片大片地非常清丽,忍不住跳下车呼吸清香的空气。

边走边留影,盘桓了两个小时山路,在一座山峦下终于看到了地图上标识的色须寺,这座寺庙是个群体建筑,靠山而建,体量宏大,端正威严。在色须寺的门前是长长的一溜转经筒,太阳光影下几个虔诚的身影依次滑过那段长长的墙根,对面草地上披着红衣的僧人们三五成群地席地而坐,不少人手中捧着经书。草地中有些小水塘子时隐时现,就在一个水塘子前有位敞露着双臂的僧人正在专心致志地缝着被子。

平生第一次在藏区看见缝被子的僧人,很是好奇。被面为橙红色底子的凤凰牡丹图案,被里是红色细格子棉布,这位中等年纪的僧人一针一线认认真真地干着手里的活。看着他背后庄严的寺庙,这蓝天白云下的一景让我有了以前很难得的由寺庙与僧人散发出来的平和、亲近的感受。

经幡旗阵飘荡在草原上

告别色须寺,游览了藏区最长的玛尼墙巴格玛尼墙,晚上住宿石渠,第二天清晨继续沿着省道往东南方向前行,道路两边尽是巴颜喀拉山脉南麓的扎溪卡大草原风光。由近及远,映入眼帘的是葱绿欲滴的草地,肆意霸道地延伸在整个地平线上,涓涓流淌的小溪曲折蜿蜒向远方,偶尔几点蘑菇形的帐篷前人影绰绰,不时还有经幡旗阵从眼前的车窗玻璃前飘荡而过,俏丽巍峨的群山之间,几头壮硕的牦牛垂头咀嚼着嫩叶。经过一牧场,门头上写着标语“缺氧不缺志,谋利人民立新誓;苦干不苦熬,敢叫草原换新貌”。 牧场的草地上都开着细小的白色花朵,看见一只长冠尖嘴、黑白花纹的大鸟亭亭玉立在木桩上,好似这里的主人在打量我们。

我们慢慢地开着车子,尽量吮吸着扎溪卡大草原的原始和纯净。抬头就能看见苍鹰翱翔在天际,这里有更宽广的山坡被花海染成蓝色,牧民的帐篷和牛羊星星点点镶嵌在这巨大如绿宝石般色泽浓郁的草原上,流经草原的小溪流中盛满了朵朵棉絮般的云彩,这里的风光浓墨重彩地诠释了高原盛夏的绚丽。

先生看到山坡上有处大窟窿,好奇心促使我们停车去探个究竟。垂直地爬上几个干土坷,往里一瞧,嘿,莫名的好感油然而生:黑黑的洞口里蹲着三只体形硕大的雏鹰,每只雏鹰大约是1.5倍大公鸡的体形,茸茸的细毛,圆溜溜、琥珀色的大眼睛,真想抱抱它们,不过这可是草原的吉祥之物,我们能够遇见也算缘分。我们有些不舍又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洞口,这些小家伙自有它们的父母照顾,它们是自由的,是属于这片广袤的草原的。

往回向我们的爱车走去,看到大朵的婀娜白云在蓝色的天空中妖娆摇曳,纯净的草原上紫外线让皮肤滋滋轻响。扎溪卡大草原,我们记住了你的容颜。

美景秘笈:

巴格玛尼墙

不可错过的摄影点,坐落在雅砻江第一湾附近,它在空旷的草原上昂然矗立了300年,距扎溪卡大草原六七十公里,全长1.6公里,是目前藏区最长的玛尼墙,墙体中摆放着很多彩色刻字玛尼石。可徒步环绕玛尼墙一周,找寻适合的取景位置,常有信徒绕墙磕等身长头。然后往旁边的山坡上走走,可俯拍大半段墙体。

色须寺

甘孜州最大的寺庙群之一,是康巴藏区唯一有资格授予“格西”学位(相当于佛学博士)的格鲁派寺庙。在寺庙前能看见三五成群的僧人们的修习活动,拍摄好去处。

竹庆寺

离马尼干戈50公里左右,著名藏式寺庙,附近藏式村子中女人和孩子的装束尤其传统,长长的辫子上缀着许多大颗的绿松石和玛瑙等装饰物,非常漂亮。

作者手记:

扎溪卡大草原位于四川、青海和西藏的三省交汇处,集结了三省的风土人情及青藏高原的地貌。尤其值得回味的是草原上人们的生活,在一佛塔前曾经看到一位僧人坐在地上用糌粑喂食寺庙外的藏犬,看样子也就是一些流浪在周边的无主犬类。僧人身旁环绕两三位内地男女青年,聊时谈及他们特地留在此处,拜师这位僧人的门下,已经修习了一个多月,问及缘由,答曰“修善”。

又于一经幡前偶遇一群四五岁的孩子,看脸庞衣着犹如灰堆里打滚出来的,只是当他们知道能拍照时,都挤在镜头下使劲咧嘴咯咯地笑,雪白的牙齿分外显眼。望着他们,感觉只有在这么纯粹的自然环境中才能孕育出如此灿烂的小脸。

我觉得再美的风景,若没有喜欢的人或事物,这个美景也许如过江之鲫不能长留心间,只有这片土地上的人才能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草原指路:

若从成都出发,沿途可分别欣赏两条风景线路,一、取317国道经过马尔康、炉霍、甘孜后往西北向至扎溪卡大草原;二、取318国道经过雅安、康定、雅江再沿217省道北上至甘孜,然后往扎溪卡大草原方向。若从青海出发,以歇武镇为起点,翻越海拔4700米的安巴拉山垭口取217省道经过70公里到达石渠后可至扎溪卡大草原。

点击进入下一页

藏族小姑娘和她的好朋友——一头小牛犊子。

1.这里适合喜欢青藏高原风土人情和草原壮观景色的旅行者。

2.车型:若纵深进入草原以四驱越野车为好,只在省道路边观赏也可使用高性能轿车。

3.最佳时间:夏季为宜,草原7月中、下旬有大量的高原花朵开放。

4.衣物:昼夜温差大,即使是夏季晚上也比较寒冷,建议冲锋衣加保暖内衣。防晒霜及其他物品。

5.住宿:石渠有宾馆和旅店可供选择,宾馆可淋浴,按照不同级别的旅店价格20元/床铺到150元/标间不等,最好携带无线网卡。

6.吃:以川菜为主,能吃到的特色肉食为牦牛肉。川西的牛群以甘孜为界限,往西为牦牛,往东大部分就是黄牛了。

香格里拉草原秀雅小情调

撰文、摄影/谢罡

香格里拉的草原很美,群山中央,绿绿的草地,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勾画出高寒地区草原的共同特征。茂密的森林环抱着大小不等的平坦草原,不失大气之势,又有秀雅的小资情调。

小溪和湿地呈现出不同的场景,穿插生长的小叶杜鹃、狼毒花和许多不知名的野花,一片绿接着一片红又一片金黄,成群的牦牛,黑亮亮的藏猪,悠悠荡荡,悠哉游哉,草地边缘独特民居周围长满了绿油油的青稞,或是开满蓝花的土豆,或是金色的油菜花,一派活力景象,几许诗情画意。

点击进入下一页

艳丽的花儿、连绵的群山、庄重的民居、可爱的姑娘,共同勾勒出了一幅高山草原的风情画面。

点击进入下一页

高山草原上,随处可见觅食的小牦牛。

农耕农牧相交织

我已记不得究竟去过香格里拉多少次,只是每一次都一定要去看草原。香格里拉的平均海拨有3280米,典型的高原,但它位于亚热带地区边缘,受季风气候和暖湿气流影响大,使得草原又具有多样化的个性色彩。呈现出群山有大树,坝子有灌木,植被茂盛,物种丰富,农耕农牧交织,以农耕为主体的多样化景观。

沿着214国道北上,跨过金沙江,绕着盘山路行驶一小时就来到小中甸坝子。过去,我以为“坝子”是云南人对平原的独特称谓,其实,坝子是云贵高原局部平原地带的正规名称,有盆地坝、河谷坝和山麓坝之分。小中甸有山麓坝和河谷坝的共同特征,是香格里拉地区典型的农耕区,这一带的耕作地和民居多,牦牛也主要用于耕地。尽管如此,草原主体印象并未改变,处处是一片人与草原和谐相依的景象。小中甸草原除了普通的牧草外,还交叉生长着茂盛的阔叶灌木,其中小叶杜鹃花、狼毒花和鸢尾花造就了高山草原上特有的景象。翠绿的群山中央,桃红色的杜鹃,鹅黄色的狼毒花,紫色的鸢尾花,以及各种草本野花竞相开放,与绿色的青稞地、庄重的民居、树立的晾晒架共同演绎着五彩缤纷、斑斓陆离的风景。

小坝子小草原有小调调

那帕草原以那帕为起点向南延伸数十里,一直连接到小中甸,宽阔平坦的草原上有湖泊湿地,也有灌木鲜花,还有零零落落的民居。这里的草原是巨幅的画作,宽阔又大气。高原多晴朗天气,站在那帕草原上,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洁白的石卡雪山,翠绿的草地,悠闲的牛马,五彩的花朵,叫人心醉。我几乎每年在香格里拉春暖花开的时节去腊杂村的朋友茸布家住一阵子,我总觉得这个时候面对那帕草原可以静静地洗一洗心,丢弃积累在身上的浮躁,享受生命的真正风华。

碧塔草原,本没有这个称谓,是我把它作为红坡村、基吕村、洛茸村、碧塔海及其附近山麓小坝子的通称。这些地域没有草原宽阔大气的风范,四周的山很高,草原上还分布许多小丘陵,只是我觉得这样的小坝子小草原很有小资情调,很适合颇具浪漫情怀的人。红坡至洛茸一带的景色与小中甸类似,而大山深处的碧塔海很特别,所谓“海”确实取名大了些,名不符实,其实,就是一个很小的且在逐渐萎缩的高山湖,四周与湿地、森林相连。但是碧塔海的水特别的清澈透亮,一口喝下,回味的是一种难以忘怀的甘甜。高山草原一般有湿地和小溪,碧塔海附近的小草原亦是这样。香格里拉的藏民喜欢放养高原山猪,这种猪个头小,成群结队流动在草原湿地上,小猪很可爱,体长不过20厘米,光溜溜、黑乎乎地在湿地里打滚觅食,叫人怜爱,叫人惊奇于这高山草原上的小精灵。

点击进入下一页

草原上呈现出农耕农牧交织,以农耕为主体的多样化景观。

美景秘笈

香格里拉草原的地理区位,造就一方多样性的景色,正所谓“四季皆是景”。不但适合四季旅游观赏,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好去处。

春天,花的海洋,处处五彩斑斓;夏天,一方翠绿,条条块块的耕地里青稞穗子随风摇动,清香气味扑鼻而来;秋天,狼毒花泛红在绿地之中,晾晒架上挂满了金黄的草垛,一簇簇树立在草原上;冬天,远方是雪山,是森林,近景是黄黄的草、白白的民居和零零落落的牛马。在这种多样性的草原上处处是景,不同视觉,共同的美感,拍出一致美丽的照片。

最适合前往的地方是小中甸、那帕村、红坡村、洛茸村和碧塔海、普达错。

作者手记

从80年代开始,无数次深入香格里拉,经历了由中甸县到香格里拉县的更名,从一个高原农耕小城到一个旅游热点城市的变迁,人们在美丽之中理解了香格里拉这个词汇的含义,体验了勤劳朴实的民风民俗。可是时代的发展也给香格里拉带来了新的问题,现代化的房屋逐年在侵占草原的土地,无序又“画蛇添足”的藏族民居也越来越多。真不知道明天的香格里拉是个什么样子。

草原指路

香格里拉主要是214国道贯穿全境。经典路线:昆明—大理—香格里拉。也可以选择:西昌—泸沽湖—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至香格里拉公路正兴建中)。或成都—理塘—稻城—乡城—香格里拉。

1.香格里拉境内多柏油路面公路网,可安排2~3天。第一天,至小中甸,穿行于乡村之间。第二天行于那帕草原“环湖路”,观赏草原与湿地风光。第三天碧塔海方向,观赏群山中央的小草原湿地,并前往普达错国家公园。

2.香格里拉属于高海拨地区,虽然缺氧不明显,但前往时还是要考虑自己的身体条件作决定。不提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患有感冒病症的人群前往。

3.香格里拉早晚温差大,一日气候多变,前往时要备好御寒衣物和雨具。

4.香格里拉受内地文化影响大,各种旅游条件成熟完备,吃住行方便。可酌情选择不同条件的宾馆,独克宗古城客栈较多,是个好去处。香格里拉饮食与内地一致,多云南菜和川菜。民族特色食品主要有酸奶、奶渣、牦牛肉,有兴趣可去品尝美味的藏餐、青稞酒。

呼伦贝尔草原 不识归途

撰文、摄影/仔仔

这个季节到呼伦贝尔大草原撒野,会幸福得嘴角一直上扬。自驾草原,策马扬鞭,心灵纵情驰骋,那一刻,你才会明白,做个游牧的孩子,远比待在城市里幸福。

点击进入下一页

面对眼前充满绿意的茫茫草原,世界一下无比宽广起来。

一脚油门飞向天边

你能想象得出,我是多么情愿融化在这无际的绿野之中吗?钢筋都市里已经开始蒸腾,PM2.5频频爆表,而我,此刻正奔赴一个充满绿意的茫茫草原,世界一下无比宽广起来。

我们的车队有5辆车,从满洲里往呼伦贝尔草原行驶的路上,除了偶遇的车队,就剩在你面前一直铺到天边的柏油路了。可以一路狂奔,这时高时低的草原马路总让人产生错觉,好像下一秒猛踩油门就能一下飞到天边。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也是中国“最纯净的草原”,这里的绝大部分森林、草原、湖泊等自然生态环境仍保持其原始古貌。这一路绿色,让我好生养眼。

天边的云彩很低、很密、很铺张。山丘在天际划出好看的弧线,有时候,光凝视这些优美的线条,就足够你发一段时间的呆了。自驾车最适合草原之旅了。因为我爱极了草原动物,发现它们,可以随时停车玩一会儿。一群群的“喜羊羊”只顾低头啃草,骏马则在那些牧民调皮儿子的鞭子下,跑得飞快。还有钻出草地、打探敌情的土拨鼠,与你一时间四目对望,竟然吓得它怔怔地矗立在原地, 一动不动。

温泉点缀在草原间

当我们奔驰了400多公里,跨过陈巴尔虎草原,由满洲里抵达阿尔山市,阿尔山那“东方小瑞士”的名号,不禁齐刷刷闪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因为,眼前,真的浮现出瑞士般的自然画卷。就连去过瑞士的大哥也如同话痨般反复念叨:“这风景,还真不是吹牛嘿!”

阿尔山其实不是山,“阿尔山”是蒙古语的音译,全称为哈伦·阿尔山,其意思为热的圣泉。要知道,阿尔山的温泉声誉并不输这里的风光。不得不说,这里是我们此行温度最低的一站,16℃左右,冻得我把两件半截袖都套上了,但心里一想到夜晚那舒舒服服的温泉犒赏,就觉得顿时温暖。

大口吃肉,有了抵抗寒冷的力量之后,我们就开车在小城里转悠,找一处生意最好的温泉,好好享受一下。阿尔山有很多温泉,点缀在草原之上。这里的水质好极了,泡完后皮肤滑滑的。有趣的是,泡温泉在阿尔山绝不是一种够风雅的享受,要泡就得全裸全方位地体验,在温泉池里游个温泉泳,要习惯岸上一排人在欣赏你裸泳。之后,还可以选择一旁搓澡大婶有力的服务。此情此景,其乐无穷啊。

莫日格勒河 草原好莱坞大片

想要在草原腹地奔跑、骑马、亦或顺手牵羊,在金帐汗都可以一一实现。金帐汗蒙古部落坐落在陈巴尔虎旗境内,被老舍先生誉为“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是金帐汗最柔美的画面,这里还被称为草原好莱坞,因为很多草原电影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令部落人骄傲的是,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里秣马厉兵、骁勇征战,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并进一步建立了元朝帝国。金帐汗部落如今的布局,就是当年成吉思汗行帐的缩影和再现。

走进部落,正好赶上德高望重的长者在带领游客祭敖包,在他颂词念经之后,大家围着敖包顺时针走上3圈,然后把手里的红布条系在敖包上,默默地许下心愿。本是用作路标的敖包,如今已成为蒙古族人的文化标志,草原牧民们会在每年六、七月间举行盛大的祭敖包仪式,以此祭祀山神和路神。仪式结束后,奔放的族人会把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热热闹闹地在敖包前上演。

点击进入下一页

骏马在牧民调皮儿子的鞭子下,跑得飞快。

美景秘笈

此行最美的风景观测点是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往下远眺,远处的红屋顶、绿疆野,蛮有瑞士的感觉。而海拔1300米的山顶天池,也是非常好的拍摄地,天池很大,我的镜头无法把它全部收入。比较神奇的是,阿尔山天池无论旱季还是湿季,水位始终不变,而且天池的深度也从来没有被测量出来过。

作者手记

我们在途中可以看到,陈巴尔虎草原部分边缘已经开始出现小范围沙化的痕迹,据说,陈巴尔虎草原沙化退化面积其实已达到22.5万公顷,而人为的因素远远超过鼠害和少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当地政府已经采取了休牧、禁牧等措施,而我们游客来到草原也同样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大草原,捍卫这片绿色。

草原指路

自驾车线路 :总公里数:1320KM

D1满洲里—鄂温克—伊敏河—阿尔山,行驶400多公里。途中路过陈巴尔虎草原、七仙湖。入住阿尔山,晚上可以去泡温泉。

D2阿尔山游览一天。包括五圣泉、大兴安岭国家森林公园、天池、石塘林、三潭峡、杜鹃湖,中蒙界河——哈拉哈河。行程200公里,晚上入住阿尔山市。

D3阿尔山—鄂温克—海拉尔,海拉尔市可以简单转转,鄂温克草原上的金帐汗非常不错,可以消磨一个下午加晚上的时光。行程300公里左右。

D4海拉尔—满洲里,途径呼伦湖。

1.遇见畜群:汽车在草原行驶中,路遇畜群应早鸣笛,以使畜群早些避开。否则车辆猛然惊畜,牲畜急跑会掉膘。汽车与行人也尽量绕道,别从畜群中穿过。

2.温差:内蒙古6~9月是夏季旅游最好的季节,但是早晚温差较大,提议游客多带些衣物。不能只穿短袖衫、短裤或裙装,应适当带长袖衣服,随时加减。

3.防蚊:夏季7月份以后草原上蚊子较多,应适当带些风油精等防蚊用品。

4.租车:推荐在当地租越野车出发,或者至少车队由越野车和轿车组成(轿车底盘低,如果遇到部分路段修路的情况,车会颠到散架)。在满洲里市到处都能找到出租自驾车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而旅游旺季的时候,酒店门口停满了越野车队,场面相当拉风。

5.路况:呼伦贝尔草原总体路况都是非常好的,特别是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路况,更适合自驾车进入。如果没有遇到部分路段重修的情况,草原自驾的路都是那种蜿蜒起伏、一直铺到天边去的顺畅。

6.车队建议配备:导航仪(因为岔路太多),好的备胎、机油、拖车绳、千斤顶、对讲机。

7.吃:草原的居民多为蒙古族,餐饮以肉类食品居多,手抓羊肉、烤全羊,都是令减肥一族抓狂的盛宴。

8.住: 出发前应该预定好酒店,从这个自驾线路来看,满洲里、阿尔山市、海拉尔、包括金帐汗部落都可以住宿,在金帐汗主要是蒙古包,想住标间的还是要回到城市。

 

那拉提草原哈萨克牧人的领地

撰文、摄影/野虎、扬子

在无数描写和赞美新疆的词句中,有一句平常而贴切的话: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如果允许我添上一句,我想说,“不到那拉提,不知天山腹地还有一片天堂草原。”在那里,我不仅见识了纯净如明珠一般的那拉提草原,更有幸可以追寻着哈萨克牧人的足迹去探访驯鹰人的生活。

点击进入下一页

那拉提坐落在天山深处的谷地,近处是哈萨克毡房,远处是天山的雪峰。

天山下那片绝美风光

我是和野虎一起去的那拉提,他喜欢摄影,也喜欢传统文化,但更喜欢冒险,新疆他比我熟悉。从他那里我获得了有关那拉提驯鹰人的一些线索,我很感兴趣。于是,我们便从乌鲁木齐出发前往那拉提。那拉提大草原在天山北麓巩乃斯的一个峡谷间,是全国四大高山草原之一,也是我国哈萨克族聚集的最大牧区。这里的水草丰盛,牛羊肥壮,景色优美。这片草原没有衣着光鲜的游客,也没有一辆接一辆的旅游大巴车,显得原始、宁静。屏气凝神时,我甚至能听到风吹过草叶时的沙沙声。

我们继续向那拉提草原腹地深入。峡谷草原那拉提,在巍峨壮美的雪峰下静静沉睡,巩乃斯河顺河谷缓缓而流,山上覆盖着落叶松和各种高山植物,山坡下是大片的牧场草地,古老的胡杨树点缀在清澈的河边。很多人都说那拉提大草原浓缩了天山自然风光的精华,可与瑞士阿尔卑斯的牧场风光相媲美。我没去过瑞士,当然也无从谈起它们之间的可比性。但我认为,眼前的这片草原无疑是最美、最迷人的。

一个小时后,我们的车正在去往恰普河夏牧场的高岭上驰骋。当汽车停靠在恰普河夏牧场的大草甸上时,我竟独自一人撒了欢儿似的奔跑起来,跑累了我就躺在青草上。当风吹过时,感觉我的身体像漂浮在海上的小舟,加之一股脑来袭的鸟语花香,差一点让我就此睡过去。朦胧中,几只猎鹰似在我的头上盘旋。牧场的一侧,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一些哈萨克牧人的毡房。朴实憨厚的哈萨克小骑手,迅猛敏捷地掠过我们。更远的地方,绵羊成片,奶牛成群,牧人的欢叫声、口哨声此起彼伏……仿佛他们正沉浸在盛况空前的那慕达盛会现场似的。这般景象明确无误地告诉我——这儿才是真正的哈萨克大草原,哈萨克人的原乡。

拜访哈萨克驯鹰人

当我们来到一个哈萨克牧民的畜牧点时,一位满脸友善的哈萨克族老人迎了过来,这就是我们要拜访的驯鹰人——苏尔坦拜木哈别克。他今年56岁,年轻时曾经是那拉提一带有名的驯鹰把式。苏尔坦拜老人留着长长的山羊胡须,戴着民族礼帽,走路的速度很慢,像个病人,但一骑上马,就如同变了一个人——斜跨屈身,指挥他的坐骑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

苏尔坦拜的房子是用木材和泥土建起来的固定住房,房屋建在高坡上,可防止被冬季的大雪覆盖。只要准备好充足的燃料,他们全家便可坚持整整一冬天。每天早晨,苏尔坦拜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羊群从暖棚里赶到山坡上去吃草。除此之外,苏尔坦拜老人还要从事一项工作——熬鹰。说起老鹰老人不无自豪。据老人讲,居住于那拉提草原的一些传统哈萨克族居民传承了祖先驯鹰的习俗,至今仍保持着驯鹰和狩猎的文化传统。老人告诉我们,如今随着牧区经济的发展,养起了成群牛羊的哈萨克族牧民们再也不用靠猎鹰捕猎来维持生活,愿意养鹰的年轻人也就越来越少了。因为驯鹰人要想养出一只出色的猎鹰,必须投入全部心血,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精心喂养、悉心关照。比如,为了让鹰能感受到主人的气味,驯鹰人要经常给鹰喂自己的唾液。驯鹰人还要不停地对着猎鹰说话,这样自己的声音才能印在鹰的脑子里,以后猎鹰才能识别出并只听从主人的命令。

老人还尝试着使用各种方式向我们诠释哈萨克牧人的古老传统,我完全能够体会老人的愿望,他真的十分希望哈萨克人的驯鹰技巧得以继续传承下去。因为,在哈萨克牧民珍爱的事物中,他们会永远选择蓝天和草原,牧人的生命经历,也蕴涵在这片辽阔与高远之间。

点击进入下一页

山花遍布草原,躺下来便阵阵花香袭来,差点睡过去了。

点击进入下一页

苏尔坦拜老人说,这种猎鹰大致属于隼类,也称海东青,成年后体重可达十二三斤,通常母鹰比公鹰更凶猛。

作者手记

我很羡慕在那拉提牧场草原里生活着的、热情奔放的哈萨克人,还有被他们称作“宇”的白色毡房。因为,这里纯朴而原始的哈萨克牧人依旧保持着自己祖先传承下来的古老的技能和传统的生活方式,比如放牧和狩猎。

那拉提虽是一个古老的牧场,但今天却已成为了天山北部最著名的旅游区。他们把传统的牧区生活裸露在公众面前,甚至有些时候,他们就是为了游客而生活着,比如,在当地一些较为传统的哈萨克人家里一般都会驯养一两只猎鹰。每当有游客时,驯鹰人手里的猎鹰就成了他们招徕照相生意时的“模特”;而在没有游客的淡季,猎鹰就成了驯鹰人捕猎野兔和狐狸时的得力助手。久而久之,猎鹰和驯鹰人就成了那拉提草原上最独特的一道旅游风景。据我所知,这种古老的传统技能,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到了濒临失传的境地。我曾在央视9套看过一部关于哈萨克人驯鹰的纪录片,深知从一只桀骜不驯的野生老鹰到哈萨克人捕猎时的得力助手,这个过程的转变是多么的艰难!

草原指路

乌鲁木齐(乌奎高速)—240KM—奎屯(G217)—234KM—窝日他买日克路口右转(G218)—26KM—那拉提草原风景区。伊犁那拉提大草原处于218国道与独库公路交汇处,向北沿独库公路经独山子至乌鲁木齐460公里,行驶约8小时即到;若乌奎高速公路通车后,时间将缩短到7小时;向西走216国道300公里,4小时至伊宁市与312国道连通可达霍尔果斯口岸以及赛里木湖;向东沿216国道300公里直达南疆重镇库尔勒市;向南沿独库公路240公里到达龟兹古国库县,交通非常便利。

美景秘笈

恰普河夏牧场

牧场草原上长满天山红花和一种粉紫色的野蔷薇。在山花遍布的雪山下的原野上漫步,被高原上花海连天的风貌紧紧包围着。

歇马台

站在歇马台远眺,山下时宽时窄、蜿蜒西去的巩乃斯河像一条洁白的玉带飘舞在宽阔的雪山峡谷之间。峡谷两侧重峦叠翠,云霭腾腾。

那拉提草原少年骑手

他们或扬鞭跃马来回驰骋,或耐心教授游客骑乘骏马。而这些既不贪财又极富表现欲,且热情豪放的孩子们,绝对会给你的照相机留下无尽的素材与创作空间。

哈萨克人较为集中的牧业区

居住于那拉提草原的一些传统哈萨克族居民传承了祖先驯鹰的习俗,至今仍保持着驯鹰和狩猎的文化传统。猎鹰和驯鹰人成了那拉提草原上最独特的一道风景。

1.沿途门票:赛里木湖100元、 霍尔果斯口岸60元、 那拉提草原风景区135元、巴音布鲁克天鹅湖48元+2元。

2.其他提示:那拉提草原骑马50元/小时,镇上的篝火晚会120元/人。

草原晚上较冷,注意防寒;新疆气候较为干燥,且紫外线较强,应多饮水,并注意防晒。

点击进入下一页

哈萨克牧人的毡房  

巴拉克苏草原 与天马结缘

撰文/瞿玮

说起新疆的草原,最先想到的还是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辽阔、壮观。但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了伊犁的巴拉克苏草原,领略了不一样的草原风情。泛滥的色彩挑逗着你的视觉,另外就是健壮的伊犁马,草原、骏马、欢笑充满整片草原。

雪山、天马、草原,走进昭苏,走进梦境。

雪山、天马、草原,走进昭苏,走进梦境。

去草原做永远的追梦人

俗语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大;不到昭苏,不知新疆美。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我的家,我的天堂……第一次走进昭苏的巴拉克苏草原,一股强烈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这里的草原与其他草原相比,更为原生态。

草原我见过不少,但像巴拉克苏大草原这样有如此丰富色彩的还是头一次见到。那泛滥的色彩似乎是对你目光的一次挑逗,黄色的、粉色的、蓝色的、紫色的花朵会一直延伸下去……再延伸下去。玩累了、走倦了,随意躺在草原上,天蓝得像要滴下海水,旁边的牛羊悠然自得地吃着草,闭上眼睛感觉内心从未有过的平静。

策马狂奔 驰骋大草原

去草原怎能不骑马,恰好伊犁昭苏又有最出名的伊犁马,又称天马。策马狂奔、英姿飒爽,也让我们这些城市白领做一回草原英雄。教练为我挑的这匹马还算温顺,只是特别爱吃,走一会儿就停下来吃草,实在让我没有驰骋的感觉,反而屁股疼了好几天。但是不可否认,一匹匹健美的天马在草原上奔跑,当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昭苏是汉武大帝歌赋中所盛赞“腾昆仑,历西极”的天马的故乡,自古就以盛产良马著称,马文化历史悠久。如果你准备今年7月去昭苏,正好可以赶上热闹的“2013天马国际旅游节”,其中有“百米飞人”和伊犁天马草原上的百米PK,草原特色婚礼的体验,“我在昭苏有匹小马驹”认养的招募活动等。昭苏县领导谈及昭苏未来的马业旅游时,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蓝图:宽广的草原上,游客们可以骑马漫步,可以坐着旅游马车悠闲地观光看马;在昭苏马场的西域赛马场里,正举办青少年马术训练;在马场的马房里,马主人们正在细心挑选自己心爱的马儿,为马儿洗刷、喂食;而在草原上的休闲区域,游客们在试用马脂化妆品……在他们的描述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更美好的草原,期待与这里再相会。

美景秘笈:

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昭苏上演

2013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将于7月10日至14日在“中国天马之乡”昭苏县举办。昭苏县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已形成五大旅游区:以冰川、森林、高山草原、峡谷风光、古道历史文化、珍稀野生动植物、山石之美组成的夏塔大峡谷生态旅游风景区;以巴拉克苏大草原、天马繁育基地、草原石人部分组成的原生态草原马文化风景区;以哈桑边防连——格登碑——波马古城等组成的边境观光游览体验区;以军垦连队——抗震纪念碑——格登碑——夏塔古城组成的边界红色旅游区;以夏塔大峡谷探险穿越为主的户外体育运动旅游区。并推出了草原自驾游、写生、摄影创作游、户外探险游等特种旅游线路。

百万亩油菜花

昭苏县是新疆最大的春油菜产区,其种植面积达80万至90万亩,占全疆油菜种植面积的40%左右,被誉为“中国油菜之乡”。每年到了7月前后,漫无边际的油菜花在全疆绝无仅有,香飘四溢,蜂飞蝶舞,犹如一条条金色的织毯席卷着广袤无垠的昭苏大草原,与天山遥相辉映,一望无际,仿佛是伊犁河谷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堪称西部盛景。

唐僧曾走过的夏塔古道

夏塔古道翻越了天山主脊上的木扎尔特达坂,沟通了天山南北,全长约120公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高危的一条著名古隘道,据说当年唐僧赴西天取经时翻越过此古道,所以又名唐僧古道。一路上,我们被古道险峻和迷人的风光所征服。这条天然甬道长约50公里。著名的夏塔温泉地处峡底,位于夏塔景区入口100余米处,约有6~7座温泉浴池,终年水温在42℃~46℃。据说,这里的温泉可以治疗胃病,还有健身护肤功效,附近的人们,还有远方而来的导游和司机送游客来此,莫不灌上满满几瓶温泉水带回去。

作者手记:

那年去昭苏时正是北京最热的三伏天,这里却是清风徐徐,凉爽怡人。最令人惊喜的是,这里不同于其他草原,竟然找不到一只蚊子!让我这个被蚊子咬怕了的人无比喜悦。在昭苏,不论是绵延百里的草原,还是密不见日的森林,都那么令人心旷神怡,让你全身上下甚至每个毛孔都透着舒服和凉爽。

草原指路:

坐飞机到乌鲁木齐,然后可以从乌市直接坐大巴车到昭苏。乌鲁木齐碾子沟汽车站每天都有发往昭苏的班车,晚上七点发车,早上十点左右到。因为新疆景点比较分散,建议从昭苏包车前往巴拉克苏大草原以及其他景点。

1.去草原一定会骑马,而骑马也是项有一定危险性的户外运动。

骑马时最好不要在马背上作剧烈的动作或互递东西,最好不要中途下马。

骑马时,用前脚掌踩好马蹬,千万不要把整只脚都伸到马蹬里,否则不慎落马易把脚让马蹬套住,挣脱不了,受到伤害。

下马时最好由主人把马牵住再下马,下马时应将左脚从马蹬中向外撤到脚的前脚掌,然后左手紧握马缰,抬右腿翻身下马,下马时一定要先确认左脚可以脱开马蹬时再下马。

2.吃:大盘鸡,主要是鸡块和土豆块,配皮带面烹饪而成,新疆大盘鸡色彩鲜艳,有爽滑麻辣的鸡肉和软糯甜润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

烤全羊:新疆羊肉质地鲜嫩无膻味,全羊抹上调好的糊汁,头部朝下放入炽热的馕坑中。盖严坑口,用湿布密封,焖烤一小时左右,揭盖观察,木棍靠肉处呈白色,全羊成金黄色,取出即成。

3.住:哈萨克毡房:如果想当最正宗的牧民,当然要选择独具特色的哈萨克毡房。哈萨克毡房不同于蒙古包,毡房上部为穹形,下部为圆柱形,四壁有网状的木杆搭成整个毡房的骨架、再用芨芨草制成的席子围住,外包白毡。毡房内,靠门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和待客。

4.牧家乐:到牧家乐吃一顿美味的哈萨克族特色美食,看一段民族特色舞蹈,欣赏美丽的草原风光,人文与自然交相呼应,在现代人渴望亲近自然的出行中,牧家乐已成为新疆旅游业的一方舞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国庆节日本旅行之大阪阪急百货店梅田总店购物攻略
国庆节日本旅行之大阪阪
“天下厨房”大阪旅行购物之阪神梅田总店美食美酒伴手礼篇
“天下厨房”大阪旅行购
暑假旅行推荐到日本大阪阪急百货梅田总店体验日式夏日乐趣
暑假旅行推荐到日本大阪
神户旅游购物攻略:神户阪急带您体验华丽而精致的“神户流生活方式”
神户旅游购物攻略:神户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4 TOUR126.CN NETWORK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