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高尔夫球场除了审批环节存在瞒报,在拿地环节也存在违法占地的问题。
张家界国土资源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天门高尔夫球场在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就开始动工建设,已经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
张家界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2011年11月14日给湖南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的调查汇报中写到,“我市永定区建设高尔夫球场情况属实”。
汇报中写道:项目土地来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出让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一部分是租用相关单位的土地。其中,受让部分为该项目取得了国有建设用地910.404亩的土地使用权,租用部分为该项目分两次共租用土地2072亩。
该汇报具体陈述了天门高尔夫球场违法用地的过程:2008年10月,当事人未取得国有建设用地批文及供地手续,擅自动工修建了62.469亩的进场公路和高尔夫球练习场,其行为属边报边违法用地行为。
2010年3月,当事人未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进行土地平整及施工,现高尔夫球场A场18个洞,C场9个洞基本完工,B场9个洞已部分动工,占地面积1388.7015亩,其行为属于未报即用非法占地行为。
2010年9月,当事人在未取得《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审批单》的情况下,在红线范围内进行土地平整,面积395.349亩,其行为属未供即用违法用地行为。
尽管违法用地事实明确,国土资源部门也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多次到现场进行制止,但考虑到该项目一方面对张家界旅游精品建设意义重大,另一方面是两级政府重点引资项目,政府施加压力大,未及时进行查处。因此,直到2010年6月,国土资源局才向当事人进行了罚款处罚。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主任杨小军认为,地方国土局只采取罚款措施,其实是认可了这个违法项目,就是通过罚款使之变成合法。开发商交罚款买了一个合法身份。然而,处理问题的关键应该是把高尔夫球场这个项目取消,而不只是罚款。
在上述汇报材料的建议部分,张家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表示,该项目占用的土地大多是荒山、劣质地,由于地瘦、产量低下,大部分土地低产撂荒,且政府已将该区域规划调整为城市绿化用地,同时该项目开发建设对推进张家界旅游转型提质升级、提高接待水平、提升城市品位等有积极意义,建议处罚后,尽快对该项目补办用地手续。
龚厚钦告诉记者,永定区的高尔夫球场项目得到了市政府的支持。张家界市的主要领导曾在多次会议上表示高尔夫项目必须上马。
龚厚钦说,作为一名副处级干部,他参加了其中的几次会议。据龚厚钦回忆,在市里的多次会议中,相关领导说,没有高尔夫,张家界这个旅游城市的品位就上不去,其他有些城市也在搞,我们必须打擦边球,以体育公园的名义,先上车,后买票,买不到票也没有关系。并要求下面部门强力推进。
地方政府因何热衷建设高尔夫球场
记者在采访张家界发改委时,相关负责人一再强调,建高尔夫球场并不是张家界一个城市在建,也不是光湖南省在建,是全国都在建。
尽管承认张家界现有的高尔夫球场属于违规建设,但这位负责人还是请求媒体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去报道。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张家界不能只是啃自然遗产的老本,要想让游客在张家界多住几日,需要建设高端的旅游产品,她希望政府针对高尔夫球场的禁令不要一刀切。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曾贤刚认为,景区建高尔夫球场获得了经济价值,缺失了生态价值。高尔夫球场对周边的生物多样性、景观资源和水资源都有影响。
天门高尔夫球场位于张家界著名景点天门洞的对面,高尔夫球场离风景区很近。曾贤刚认为,景区应该属于公共资源,大家都能享受到的风景。但是为满足富人的需求去建高尔夫球场,就变成富人的专属,是不公平的。
地方热衷建设高尔夫球场,在杨小军看来,主要还是受到利益的驱动,拉动当地GDP发展和追求政绩。
“高尔夫球场可不光是一片绿地,会配套会所、宾馆、住宅、别墅,是个综合获利的项目,这就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GDP上去了,政绩就出来了。”杨小军说。
中国人民大学法院教授刘俊海说,我们有13亿人口,可耕地面积实际上不多,必须实行最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所以国务院多次强调严禁高尔夫球场项目审批。然而,在实践当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一些地方政府打着修建生态公园、维护公共利益的幌子,实际上追求的是开发商的商业利益和对GDP的盲目崇拜。说到底是地方政府为了当地GDP发展赤裸裸地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行为。
此外,高尔夫球场屡禁不止的原因在刘俊海看来,是缺乏严厉的责任追究,类似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的事情,并没有严厉的处罚,也没有听到哪个领导因此被追究责任。
因此,刘俊海建议,希望中纪委监察部等部门要跟进调查,“不光是要调查张家界,对于其他存在这种高尔夫非法审批项目的地方,都应当一查到底。”记者 郝帅 实习生 张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