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源于天山山脉的3条大河中,锡尔河是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它从天山出发,翻山越岭,穿过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3个共和国,最终汇入了即将消失的咸海。作为中亚最长的河流,锡尔河不仅肩负起为河流两岸灌溉和发电的职责,而且几千年来,还在广袤的锡尔河流域创造出了众多古老而辉煌的人类文明。
锡尔河(图片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如今,随着锡尔河水源的日渐枯竭,锡尔河下游的众多支流正迅速地消失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之中——水利学家甚至断言:不久之后,锡尔河就会和咸海一样从地球上消失。对此,只有历史学家仍保持着乐观的看法,他们认为锡尔河会永生……
在中国古代史籍中,“锡尔河”名称众多。既有人称它为“药杀水”、“叶河”,也有人根据《新唐书·西域传》中“西南有药杀水,入中国谓之真珠河,亦曰质河”的记载,将它唤作“真珠河”或者“质河”。
不管这些名字背后牵连着怎样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至少仅从地图上看,锡尔河也可以算是个传奇。因为在发源于天山山脉的3条大河中,锡尔河不仅是流得最远、最靠南,而且也是整个中亚最长的一条河流——全长3019公里,流域面积多达21.9万平方公里。
它是典型的内陆河,从帕米尔高原出发,一路向西,最终注入咸海。都说“源远才能流长”,锡尔河之所以能横贯大半个中亚,它的“秘密武器”也正在于它上游的两大支流:北支纳伦(Naryn)河和南支卡拉(Karadarya)河。
受天山冰川和积雪的融水补给,这两条河流不仅为锡尔河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水源,而且由于某些地方的水位落差竟高达3000多米,因此在过去它们大多身兼数职:既负责沿岸的农业灌溉也负责水力发电。但谁也没想到,“鞠躬尽瘁”的锡尔河不仅因使用过度而引发了自身的“缩水”,更严重的是,它还引发了咸海的“灭顶之灾”。
咸海其实不是“海”,而是片内陆湖。从卫星云图上看,有人曾将它的形状形容为欧亚大陆腹地的“几滴眼泪”。谁知竟是一语成谶,如今迅速萎缩的咸海,似乎只要一眨眼的功夫就会从地球上彻底消失。
这并非耸人听闻,据2012年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在过去的50年间,咸海面积已经迅速缩减了90%,不仅生态学家们给它“判了死刑”;而且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一次实地考察后,也悲叹咸海是“20世纪人类最大的生态错误之一”。
一切都是从1960年开始的。当时中亚所扮演的角色是“棉花供应地”,由于该区域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急于引水灌溉的人们便将目光聚集到了咸海及其主要支流(阿姆河和锡尔河)。据说,当时每年至少有60立方公里的河水被引向了种植地。
过度取水,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如今,咸海的蓄水量和水位都急剧下降,不仅原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穆伊纳克附近的海岸线已向湖心退缩了100多公里;而且蓄水量和水位的急剧下降还直接导致了海水含盐度的增高——目前咸海的含盐量已从14克/升,上升到了100克/升……
噩梦开了头,后面就有些骑虎难下的味道了。由于干涸的咸海已经变成了一个“大盐库”,只要一起风,不但周围的农田会受污染,而且含盐量奇高的空气还会致使周围居民患上各种癌症和肺病。
此外,据阿拉尔斯克的一位老人说,咸海生态的严重破坏,甚至对当地的男女比例都产生了影响——目前,当地的男人人口数量竟比女人少了30%!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这些“少量”的男人中的年轻人,竟然有许多在当兵体检中都是不合格的——不是因为疾病,而是因为体重过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