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潍坊8月21日电 十几天前,扬州大学动科学院的尉浩华和另外7名校友从扬州古运河东关古渡出发,一路宣传低碳环保并助力扬州大运河申遗。8月20日一早,他们来到我市人民广场,继续向市民们进行宣传。而且,寿光18岁的准大学生李明坤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
骑行助力运河申遗
今年22岁的尉浩华是扬州大学动科学院大三的学生,也是一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他得知“中国大运河”已列入国家申请世界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1月申报文本将正式报送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消息后,便和校友周鹏飞等人组织了这次骑行活动。
尉浩华介绍,早在一年前,他就萌生了这一想法,后来整整筹备了一个月。8位骑友们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他们此行是要用单车骑行来见证大运河的变化,再一次感受大运河文化遗产之美,并沿途宣传低碳环保知识。同时,让沿途市民了解到大运河申遗的意义和目的,从而唤起社会公众对大运河文化遗产更多的关注,以实际行动支持、参与大运河申遗。
寿光小伙加入队伍
8月19日晚,尉浩华和他的同学们到达潍坊。稍事休整后,20日一早,他们就来到市人民广场进行宣传。“潍坊是我们的第五站,在这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市民们的热情。”尉浩华告诉记者,据了解,在骑行经过的920公里的行程中,骑友们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到市中心、公园、博物馆等地方设置低碳环保宣传横幅,邀请当地市民签名加入低碳生活,并向市民们发放低碳环保知识和大运河申遗的宣传单。
尉浩华告诉记者,最让他开心的是,一位潍坊骑友李明坤加入到队伍中来。今年18岁的李明坤刚考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他告诉记者,他也是一位单车爱好者,但是从未骑单车远行过,他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憧憬。从网络上得知扬州骑友们组织这次活动后,他强烈想加入进来,最后终于征得父母同意,如愿成为骑行队伍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跟着单车骑友们走完全程,会磨练自己的意志,对今后的成长非常有意义。
文印社免费赠条幅
尉浩华介绍,这是他第一次组织远行,资金、装备都是队友们自发筹集的。为此他们筹备了一个月,每个人背包里都配备着药品、衣物、修车工具、雨披、帐篷等。
尉浩华说,一路上他们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是他们都一一克服了。“现在我成了修车专家,自行车扎了胎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尉浩华说,“前几天在骑行过程中,天忽然下起了大雨,而一位队员摔伤了,后来大家将他送到医院缝了好几针,而这位队友稍事休息后又坚持着继续出发了,到了潍坊才拆的线。”
“骑自行车是大家的爱好,而且身体条件也可以。虽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相比我们所收获的东西,这些困难都不算什么。”尉浩华说,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沿途队友们相互支持,并结识了不少朋友,还有很多网友通过微博给他们加油鼓劲。而最让他感动的是,潍坊市虞河路与福寿东街附近一家文印社在得知他们的活动内容后,免费为他们制作了宣传品。(原载潍坊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