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7月28日讯 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农民,没有导师的专业指导,然而就是他——金山岭长城脚下青年农民段久军,却拿到了全国农民摄影大展的最高奖项。
据了解,段久军80年代就生活在金山岭长城脚下,自幼和长城朝夕相处,倾听着长城的故事,感受着长城的韵味,瞻望着长城的雄姿,藉此深深地爱上了金山岭长城。
改革开放以后,段久军在金山岭长城景区办起了供游客餐饮、住宿的“段先生饭店”。家常小菜简单可口,啤酒、咖啡、零食皆有,还在门前摆上免费茶水供游客解暑。此外,段久军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屋子,专门展示摄影作品,供游客观赏,大家一起交流摄影技巧和拍摄佳地等。
金山岭有“三多”:摄影家多、外国人多、徒步穿越者多。在段久军看来,春拍杏花,夏拍云海,秋拍红叶,冬拍瑞雪。能拍出一幅幅让人感动的照片,功不全在摄影家,而在金山岭长城原汁原味的古朴沧桑特色;兼之地势险要,视野开阔,又不失气势宏伟。也正如此,景区对金山岭长城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更是视若珍宝,从而附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成为我国长城最具代表性的地段之一。
段久军踏入摄影圈也不是没来由的,2003年受非典疫情的影响旅游业陷入窘境,“段先生饭店”自然也受到波及。段久军那时并没有沮丧反而充分发挥东道主的热情,为来到金山岭的摄影大师、摄影爱好者免费带路,看到摄影师们拍得的长城精美照片,使段久军深受启发,由此决心拿起相机拍摄长城。

“我在用心拍摄我的家乡,”段久军说,“用我的心灵去感受金山岭雄伟的大美。”
此后,段久军每逢有气象变化,就立即登上长城拍摄,留下长城的美好瞬间。他也时常早晚随同摄影名家拍摄金山岭长城独有的朝霞金光和落日余晖。而段久军在拍摄金奖作品《中国龙》的时候,更是在摄影家认为最不适合拍照的时段,独自拿着相机抢在半山腰处拍摄所得。也正是由于段久军的一丝不苟,勇于追求的精神,才在勤奋的努力下厚积薄发。
段久军在获此殊荣之后,感动了自己,感动了评委,感动了金山岭。段久军也表示自己的成功离不开金山岭的帮助,之后还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来到金山岭的摄影家们提供交流探讨的平台,为外国友人带来“异地家乡”的感受,为广大游客免费开通wifi等细致服务。
“实则是金山岭强,则大家强;大家热情,则金山岭热情。”段久军如此说道。
金山岭东望燕山主峰雾灵山,西连塞外重镇古北口,南通京都,北达坝上,是进出塞内外的咽喉要道,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
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龙峪口,全长10.5公里,沿线有敌楼67座、关隘5处、烽燧3座,具有视野开阔、敌楼密集、建筑艺术精美、军事防御体系严密等特点,是明代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有特色的一段,素有“万里长城 金山独秀”的美誉。(伍策 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