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初博山人石玉璞所创。石玉璞原来只经营酒菜,靠薄利多销起家,后增添水饺。石家水饺馅多、肉多,肥而不腻、香美可口。吃水饺时,外带椒汤一碗(用煮水饺的汤,加酱油、醋、胡椒面和青头配制而成),顺应了原汤化原食的地方民间食俗,很受食客的欢迎。
40年代初期,石家水饺已相当出名,生意越来越兴隆,从而引起其他饭铺的嫉妒,给石玉璞起了个外号叫“石蛤蟆”。意思是蛤蟆跳到热鏊子上,待不了多久就垮台。
石听到后出钱请客,席间拱手恳求邻居们不要再叫这个外号,但结果适得其反,石蛤蟆水饺的名声反而更大了,饭铺生意更加兴旺。1983年我国著名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教授到博山品尝“石家水饺”后,赞不绝口,挥毫书就,“博山风味推第一”七个大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