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新闻网讯 (葛旭芳)“截至16时整,景区进山游客42635人,同比减少6084人,其中云谷进山23066人,慈光阁进山12694人,松谷进山6875人。”这是黄山风景区指挥中心向全山各片值勤人员发布的当日客流信息。
据指挥中心人员介绍,今年黄金周连续三天以来,日客流量预测误差均在3%左右,客流调控从容自如,旅游秩序十分平稳,这是黄山风景区加强信息化和大数据建设的成果。目前,黄山风景区已建成了一套涵盖信息获取、数据分析和指挥调度一体化的高峰客流调控体系。
信息获取
准确快速获取进入景区的车辆和游客数量信息是旅游高峰日调控的基础。目前,黄山风景区建成的电子门禁系统能够实时获取进入景区的游客数量、游客进山方向,以及乘坐索道和步行登山游客的数量,结合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获知景区的瞬时容量。车牌识别系统能够获取进出景区的车辆数量和车型,以及车辆客源地等信息,实时掌握景区和汤口地区瞬时车辆容量。欢迎短信息系统能够通过游客携带的移动终端获实时取进入景区游客数量。
数据分析
指挥调度中心既是黄山风景区高峰日游客流量调控的“司令部”,也是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处理的“中枢”。
10月2日21时整,黄山风景区指挥中心灯火通明,公安、高速公司、电子商务平台、移动运营商等单位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信息,陆续报送到指挥中心:截至21时,景区10月3日网络订票1.54万张,比去年同期增长36%;进入汤口地区车辆9730辆,同比下降16.39%;全市酒店住宿人数47833人,同比下降25.3%……
半小时后,经客流量预测系统初步测算,指挥中心通过与历史数据比照,并参考天气状况后,次日进山游客预测数据准时“出炉”:“经综合研判,预测10月3日进山人数4.4万人左右,请各片高度重视,做好迎战第二个高峰的各项准备工作。” 事实证明,预测误差仅为3.1%。
指挥调度
“云谷寺方向游客较多,请增加慈光阁方向运力”,上午9时,指挥中心向客运公司发布指令。半小时,云谷寺方向游客排队压力逐步缓解,两个方向进山游客数量相对均衡。通过指挥中心46平方米的大屏和拥有111个高清摄像头的视频监控系统,景区及汤口镇重要节点情况一目了然,指挥调度得心应手。
黄山风景区还建成了LED屏发布系统、区域广播系统等,在高峰时段能够及时发布客流信息,有效引导游客到地势开阔、客流相对较少区域游览,缓解区域高峰压力,均衡客流分布。指挥中心人员介绍:“今年,游客出游比较理性,景区游客比前两年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科学指挥调度,游客舒适度和满意度大幅提高,这几天没有接到一起有效投诉。”
信息化建设在游客服务方面也发挥了较大作用,自动售票系统能够减少游客排队购票时间,二维码旅游综合服务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游客游览体验;重要节点WIFI系统能够缓解游客排队心理压力,雷电预警系统能够提前发布预警信息、疏散客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