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历史厚重的城市,太原市众多的文物古迹为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8月27日,太原市十三届人大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太原市文物局局长杨支军向会议作关于文物保护的工作报告时透露,将陆续启动多项大型文物保护工程,这些工程不仅能展现龙城历史辉煌,还有望成为新的旅游热点,为太原市文化旅游发展增加新的更多的支撑点。
晋阳古城打造考古遗址公园
晋阳古城作为太原建城2500年的见证,其城市格局保存完整,文化遗存埋藏丰富,被誉为中国的庞贝城,并于2010年获得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
杨支军称,将按照文物本体保护好、周边环境整治好、经济社会发展好、人民生活改善好的要求,规划先行、优先展示的原则,加快推进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整理完善基础资料,实现西城墙的局部展示,改善遗址生存环境,打造集考古研究、遗迹展示、生态修复、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晋祠景区展现晋韵文化风貌
晋祠是太原市最重要的文物旅游景点,今后的重点将放在完善升级上,力争打造为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风景区。
杨支军介绍,升级工程以延伸晋祠、晋阳、晋文化的文化脉络,展现唐风晋韵的文化风貌,形成古祠、古镇、古园林的历史文化景观为重点,根据历史风貌和园林布局,组织实施东园、潜园、晋文公祠、南湖片区改造、游客中心等景区建设项目。
同时,加快赵梅生美术馆的建设,争取今年国庆节前实现开放试运行。完善周边环境的拆迁改造,增加旅游服务设施,增强景区的综合功能。
太山龙泉寺提升整体品质
太山龙泉寺与周边的天龙山石窟、对寿寺、蒙山大佛、开化寺、龙山童子寺等众多文物古迹,集中展现着唐代晋阳的佛教盛况,繁盛时期分上、中、下三寺,目前仅存下寺部分。2008年唐代塔基地宫及舍利宝函的发现,使这座千年古刹声名鹊起,再度蛮声中外,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幅攀升。
杨支军说,为再现当年的盛况,计划实施太山景区综合整治工程,组织开展舍利塔、东坪新寺、望都阁等复建项目和周边环境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太山景区的整体品质,形成晋祠、天龙山、太山、蒙山寺庙群与晋阳古城遗址交相辉映,再现盛唐时期的历史辉煌。
太原府城重现光彩
9平方公里的明、靖府城是锦绣龙城的重要载体,也是太原市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力支撑。去年,太原市启动了普光寺、文殊寺、圆通寺等府城内古建筑的保护修缮。今后几年,重点保护好文庙、崇善寺片区,天主教堂、拱极门片区,文瀛湖、五一路片区,钟楼街、靴巷片区等四大板块文物遗存相对集中的历史街区,完成重点文物的维修保护工程,让掩藏在垃圾建筑中的历史文化遗存重现光彩。
农耕文明传乡愁
乡村文明是太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太原市将按照田园风光与文化遗存相融合的创新理念,加大乡村农耕文化的保护,加快推进明太原县城城墙修缮保护和县城复兴工程,精心保护好明太原县城,创造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新范例。
加大青龙古镇、土堂村等古村落保护的力度,修复文化脉络,还原历史风貌。
太原博物馆中部六省会“老大”
太原博物馆是太原市性文化建筑,是全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宣传展示、学术研究的公益性文化平台,也是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最大的博物馆,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2009年9月开工奠基,去年完成了主体建设。
杨支军说,将抓紧馆内的陈列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争取今年年底前实现局部开放试运行,向社会公众“晒出”文物精品,让人们感受太原市跃动的历史脉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