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百货业确实不景气,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大,我们店去年的收入增速明显比不上往年。”昨日,一家百货大楼某品牌店的导购李小姐称,因为价格较低,多数消费者会选择网购,这直接影响了实体店的收入。
近年来,社会消费正在经历持续的冬季,商业地产爆发式的增长带来了零售业快速扩张,同业竞争加剧。同时,网购的兴起也增加了百货业的生存难度。
“盘子就这么大,大家都来分食,市场份额自然就减少了。”一家百货店的负责人称,“要想重新获得市场份额,不得不大幅降价,但后果是毛利率下滑。”
省统计局的统计分析显示,2013年,受经济政策环境影响,消费流通领域较往年发生新的变化,我省消费市场增速趋缓,流通行业表现各异,零售业一枝独秀,批发业增速持续放缓,住宿和餐饮业增速快速下降。
据省统计局有关人员介绍,2013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大类商品销售下滑明显。其中,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疲软。
酒店业营业额多数也在下滑。全省61家四星级酒店和12家五星级酒店共实现营业额25.8亿元,同比下降15.8%,增速回落12.4个百分点。其中47家四星级酒店和10家五星级酒店均在下滑,五星级酒店的下滑幅度多超过10%,四星级酒店的下滑幅度更大,多达到30%以上。
此外,高端餐饮及快餐营业额也下滑较快,中低端餐饮则发展快速。去年,全省10家大型餐饮企业全年共实现营业额28.1亿元,同比下降5.5%,增速回落15.6个百分点,其中餐费收入22.9亿元,下降5.8%,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孙瑞周艳涛
原因分析
主因是集团消费下降和电商冲击
对于上述几个行业收入下降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由于国家限制“三公”消费和电商冲击所致。“主要是受集团消费下降的影响比较大,商业预付卡的销售下滑;同时,受电商的冲击,传统商业零售竞争激烈,大型百货零售企业销售下降幅度较大。”一位多年从事百货商场管理工作的王经理告诉记者。
“同时,在国家限制’三公‘消费和中央”八项规定“的政策环境下,公款消费、购物卡销售额明显下降,这也是导致商场、酒店、餐饮收入下降的重要原因。”王经理对记者表示。
同时,电商的冲击也不容小觑。“现在网购特别方便,不出门就能买到更便宜的衣服、鞋子。”昨日,在钟楼附近一家商场购物的消费者苏晓说,现在更多消费者会选择网购,因为网上折扣更低,配送也很方便,这对实体店带来明显冲击。 本报记者孙瑞
趋势观察
“收入增长赶不上物价上涨”抑制消费
对于2014年,省统计局的统计分析显示,我省消费流通领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机遇也有挑战。但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增长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比如居民增支减收预期在短期内难有明显的改善,储蓄增加,影响消费;居民增收难度加大,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速下滑,将对未来消费产生抑制作用。同时收入增长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社会经济通胀压力加大,极大影响了居民消费的意愿。收入分配改革制度具体方案迟迟没有出台,近期有关延迟退休已是大势所趋的一些言论加剧了居民进一步增加预防性储蓄,这一趋势不利于即期及预期消费的增长。
此外,消费环境差和购买力偏低制约着农村市场的开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社会财富不断向高收入人群集中,城乡消费失衡;乡村的消费渠道仍然较窄,消费环境较差,物价高于城镇,导致农村居民购买力偏低,阻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另外,各种鼓励性消费政策虽然目前已经基本退出,但是前期的刺激政策过度透支了家电消费、汽车消费等,现在弊端频现,使得这部分的消费短时间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新的消费热点在短期内难以形成。本报记者周艳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