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哥伦布
古巴 哥伦布的两件半宝藏
1492 年10 月28 日,哥伦布的船队抵达今古巴东北奥特连省的巴里亚门(Bariay)港湾。他并没有找到预想中的黄金,却在这里发现了烟草。此后500 多年里,烟草成为加勒比许多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
一弯银月刚刚还挂在蓝郁色的天幕之上,一转眼已被五色云霞取代。太阳一出,彩云一哄而散,蓝天开阔起来。
500 多年前,就是在这样的晨光里,就在这里,巴里亚伊海湾,3 艘三桅轻快帆船缓缓驶来。哥伦布登陆古巴,他遇见“亲眼所见最美丽的地方”——海雪松长得不高,像灌木,花也是黄色;海马齿苋开出紫色的小花;野珊瑚是一年生的草,红红绿绿的像小鞭子。哥伦布和他的随从向内陆走去,“薄雾缭绕,满目苍翠,到处是松树和棕榈树,泉水淙淙,繁茂的植被和各种各样善意温顺的动物……”今天,这里还是如此。

哥伦布没有找到黄金,却带来了两件半宝藏,第一件便是朗姆酒。今天,奥尔金省9300 平方公里,满山谷都种植着绿油油的甘蔗,这要拜哥伦布所赐。
哥伦布觉得,在这火一样的气候里甘蔗一定长得好。于是他从加纳利群岛带来了制糖甘蔗的根茎。“把切下的制糖甘蔗一个一个小节种在土里后就会长成一大片。”肥沃的土壤,水质和阳光,甘蔗找到了最舒适的地方,制糖甘蔗就这样在古巴这片土地上忘情生长了。
奥尔金全省有9 家榨糖厂,年产蔗糖100 多万吨,全省每人年均产糖1 吨,古巴也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甜的国家”。
广种的甘蔗也带来一种新酒。当地人收获的甘蔗太多了,于是将多余的甘蔗按照古老的蒸馏方法用果渣酿造出一种醉人的美酒,人们称之为Tafia,这也是朗姆酒的雏形。刚开始只有底层人士喝这种酒,后来,蒸馏技术提高了,橡木桶的使用使朗姆酒的质量得以提升,它开始成为海员和海盗的最爱。
“我的‘莫吉托’在‘五分钱小酒馆’。”海明威这一句,就把人浩浩荡荡地引来了。酒吧的门脸内墙显得草率凌乱,却又充满艺术激情,像海明威的爱情。莫吉托不过是柠檬水加朗姆酒,加冰,加薄荷叶,但它经过海明威的记录就不一般了。一般店里1 个CUC(外汇券)能买到的,这里卖到3CUC。人们耐心地等位置,耐心地找一处能留言的地方。
留言太满了,就剩下天花板没写了。
哥伦布推广给世界的第二件宝藏无疑就是雪茄。登岛后他与印第安首领交谈,一股烟从首领的长烟管里冒出。哥伦布男性的嗅觉发现这味道真香,让翻译追问。他问的是:“冒烟的是什么?”翻译却以为要问:“他们在做什么?”对方回答的动词Sikar(吸烟),于是就成了名词“雪茄”,逐渐才演变为“Cigar”。哥伦布在这里没有发现黄金珠宝,却发现了烟草。西班牙人很快学会了抽烟,烟草和抽烟的嗜好很快风靡全世界。

位于古巴西端的比那尔德里奥降雨丰沛,红色沙质沃土,对烟叶的生长极为有利,是古巴的主要烟草生产地。为了让人们在享受雪茄时有缝隙让烟通过,哈瓦那雪茄的烟心采取人工手撕,将烟叶纵向撕成两片,再进行烟心的制作,这也正是手制雪茄才能拥有的特色。而卷烟时,据说在女人的腿上,能出最纯粹的味道。从前我以为烟和酒不同,烟是刚做出来的味道最好。谁知道,岁月的调和也在其中起着作用。刚出来的雪茄如青春烈焰,一般两年后出厂时,它们变得香醇。如再放置三五年,才能品尝到最绝妙的味道。不菲的价格,享受它的繁琐,不管是否有做作的成分,手握粗壮雪茄的男人成为加勒比的一种姿态。神秘,智慧,从容。 还有半件宝藏来自混搭的加勒比音乐。我来古巴之前就知道了伦巴、曼波、莎莎,以及我之前不知道的颂,发源地都在古巴。哥伦布没有直接带来这些音乐,但因他而起的历史,演绎出了这里的音乐。200 年前古巴是西班牙殖民者运输金矿的航海中转站。船队停泊时,木钉子将所有的船连接起来。西班牙水手,非洲来的奴隶,把思乡的伤痛,融入钉子敲打的声音,魔术般变成奇妙的节奏,也就是现今拉丁音乐韵律节奏的起源。被贩卖到此耕种甘蔗田的奴隶,也把非洲鼓乐以及崇拜多神的非洲祭祀典礼带入古巴,成了今日音乐的主要推手。非洲音乐和西班牙音乐完美融合成古巴最动人的旋律。当然,西班牙的殖民舰队水手返国,又将古巴、波多黎各等地的音乐注入到弗拉门戈中。
牙买加 浪漫冒险地

1493 年,哥伦布在古巴期间,闻听牙买加岛盛产黄金,于是欣然前往。第二年5月,船到圣安贝。“这是我看到过的最美丽的海岛,山峦起伏,地接天边,到处都是河谷、田野和平原。”哥伦布将之称为“圣乐园”。1503 年,哥伦布在他第四次的航行途中,由于船只遭受虫蛀,在等待救援的同时,他又在牙买加住了一年。在历次航行中,他从未在一个地方待这么久。
第一眼看到邓斯河瀑布(Dunn'sRiver Falls),我想起纳米比亚的大海和沙漠共存,想起干旱的沙漠里能活千年的千年兰。纵使经多历广,在雄奇的自然面前,我们的想象还是贫乏。我见过世界上的三大瀑布,我在菲律宾吕宋岛的瀑布餐厅吃过饭,但能攀岩的瀑布,我从未敢想象过。
同一件事,大家的眼光不同。同队的一个荷兰男人说:“这恐怕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必须穿泳衣才能爬的山。”气势滔滔的河水,从183 米高处奔腾而下,最后溅落在沙滩上。如此高的瀑布如果飞流直下,我不敢爬,但它是从几层大圆石上流淌而下。
大家携手而进的景象,让我想起西印度群岛的板球,加勒比各国忘却彼此间的对抗,组成统一的西印度群岛板球队,算得上所向披靡。这是该地区屈指可数的合作成功项目。瀑布左边的木台阶上,很多人观看,拍照,也一样的兴奋。
很快听到了救护车的躁动。当地人说:“那是单独行动、没有伙伴的人的下场。”电影《花心情圣》里,汤姆·克鲁斯与伊丽莎白之间有一场重要的感情戏就拍摄于这个水潭。人们大多沿着水边走,也有胆大的,挑中间水势最猛的地方下脚。也有人坐在一层小瀑布下,享受劈头盖脸的水流。石头表面会有工作人员定期刮,没有水藻也就没有那么滑。
人们说,这瀑布的水和别的瀑布不一样,这水可是矿泉水。
邓斯河瀑布在奥乔里奥斯,位于牙买加北部海岸的中段。它是属于圣安斯贝(Saint Ann)市的一个镇,由曾经的一个渔村变成现在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港口城镇。离奥乔里奥斯不远的发现湾,就是哥伦布于1494 最初登岸牙买加的地方。他的航海日志是这么写的:“这个清澈明丽的绿色岛屿,崇山峻岭直达天际,真是使人看之不倦。”哥伦布的旅行带来了前仆后继的移民潮、商业开发的繁荣以及奴隶贸易,牙买加的大宅成为保留至今的物证。达芳大宅今天已经成了牙买加首都金斯敦的名片,这宅子是牙买加第一位黑人百万富翁乔治·史提贝兴建的。这黑人有犹太血统,所以善于经营。乔治大概读过中国史籍,懂得“九九归一”的道理,他投资委内瑞拉金矿发财后在牙买加一下购买了99 处房地产,包括圣安德鲁教区的53 英亩土地。1881 年,他和女管家一起,建造了达芳大宅。
这座乔治时代风格的豪宅里,有四柱带顶棚的大床,奇朋带尔式衣橱,来自英法等国的古董。枝形吊灯下,这些奇珍异宝早失去了主人爱恋的目光,剩下的是游人的好奇探寻。破布木的果实尚青,树枝上,牙买加歌雀唱着动人的歌。
鸣哀鸽则不像歌雀那么警觉,它们在草地上安闲地走动。红棕色的它们,颈部有虹彩紫色斑块。
相比静态的大宅,遇见鲍勃·马利(Bob Marley)的信徒实在可以称为在牙买加最奇特的动感奇遇。
我在酒馆里遇见一个梳着长长发辫的男人,想都没想,相机一举,“咔嚓”一声。加勒比的黑人和非洲本土黑人不同,不是非洲大陆的热情洋溢,而是有些漂泊异乡的忧郁,甘心命运的安漠。
他们性格温吞,即使不愿被人照相,也不说什么。这男人不同,他冲过来:“你应该事先征得我的同意!”第二天,我又照了一个长发辫的男人,心里还想着昨晚那男人的愤怒。人和人真不同,昨天那男人那么愤怒,今天这个,笑了。笑过之后,眼前这男人问我:“你还记得我吗?昨天晚上……”眼前这个,和昨天那个,竟然是同一人!
长发辫,有时也戴针织大帽或黑发套的他们,是拉斯特法里派信徒。新大陆被发现后,黑人开始了被奴隶的命运。偶有“不自由,毋宁死”的勇者,基本上,殖民地心态,已扎根在多数黑人的生命里,即便是在今天。黑人活动家马科斯·加维发出了伟大预言:“非洲将出现一位黑人国王!”预言被验证。1930 年,拉斯·特法里·马康南成为埃塞俄比亚君主,他被黑人奉为救世主,能救黑人于白人的压迫下。
真正把拉斯特法里派信念推向全球的是鲍勃·马利,牙买加雷鬼音乐的教父。
仅就音乐而言,雷鬼音乐并不具备革命的爆发性,但这位心灵的反叛者,却把伟大的抗争传递出来。那些受压迫的人,看到信仰和力量,看到希望。现在,牙买加的拉斯特法里派信徒有10 万之众,全球各地所流行的非洲小发辫,或多或少都和拉斯特法里派的经典装束有关,最著名的是例子是荷兰球星古利特。
鲍勃·马利一生短暂,却光芒四射。
在牙买加,他被誉为仅次于上帝的人。
治安一直受到诟病的牙买加,只有他不关车门就可以离去,没有人偷他。他离开32 年,但他的音乐一直活在世界各地。牙买加视为传奇的他,神圣不可侵犯,今天,首都金斯敦的鲍勃·马利博物馆里,相机一律禁用。
不让拍,那我去听一场音乐会吧。
美国蓝调的抒情,拉丁音乐的热情,极有节奏感的节拍,加重低音,牙买加式的饶舌……歌者没有华丽的舞台服,简单的布衫,野性的长发,我仿佛看到鲍勃·马利穿越时空而来。全场沸腾,Hight 到顶,Boonoonoonoos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长翅膀的彩虹

1498 年,哥伦布第三次远航。在西印度群岛东南部,他看到了一座岛屿。这岛的三座山峰,让哥伦布这个基督徒立刻联想起“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所以将此岛命名为特立尼达(三位一体)。他发现此岛时,正值三一节(TrinitySunday),所以用特立尼达(Trinity )命名再合适不过。同年,哥伦布发现多巴哥岛时,发现当地土著用一种烟斗吸烟,于是便用海地语“ tambaku”命名,意为烟草。
当地的旅游指南上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花和鸟是加勒比“两绝”。在我看来,西印度群岛的各国都繁花似锦,分不出高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鸟,倒真是一绝。在哥伦布“发现”并“命名”这里之前,当地原住民有自己的叫法。
阿拉瓦克人叫它“伊利”,意思是“蜂鸟的土地”。这精灵一样的小鸟被当地人看成是“太阳神”的化身,为万物带来勃勃生机。
我第一次听说蜂鸟,是读波兰诗人米沃什的《礼物》:“雾早已散去,我在花园里劳作。蜂鸟悬停在忍冬的花上。”可惜这个精灵鸟中国没有,亚欧非都没有。我第一次见它,就是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在三角梅艳丽的叶子前,它停着。
竟然停在空中,双翅不停地扇动。我准备掏相机的工夫,它穿箭般飞走了。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叫悬停。我也立刻明白了想拍下它真是妄想。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真是蜂鸟的故乡,我很快第二次见到它,是在爆竹花前。

这次它的快速离场也让我大跌眼镜。它竟然倒退着飞走了。后来有了经验。我看到彩色的旋风,就知道蜂鸟来了。它大弧形地飞来飞去,你却跟踪不到它,真是让人心神荡漾。
我最喜欢它的悬停。靠着每秒钟60~70 次的双翅鼓动,它仙灵一样地停在空中。这时候看它的翅膀,分不出是多少双。一团彩色里,仿佛奇迹正发生。
这里的蜂鸟太多了,手那么笨的我,也终于拍下几只。只是记忆中最有趣,最感人的一幕没有拍下。一个黑人,把被困的一只蜂鸟抓在手里。它很聪明,它再不扇动翅膀,安静下来,然后飞走。这个叫安德鲁的黑人告诉我,“蜂鸟是森林女神,它们喜欢红色,不喜欢肥皂味,刚才的那鸟叫绿紫耳蜂鸟。”世界上共有600 多个品种的蜂鸟,其中大部分都能在特立尼达见到。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个儿和大黄蜂相仿,其中最小的一种叫“闪绿蜂鸟”。特立尼达人十分喜欢蜂鸟,因此将它定为国鸟,上了国徽。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还有一种特别的鸟——红鹮。

这种珍稀的鸟是世界上最红的鸟,但出乎我意料的是,这鸟原本竟然不是红色,而是吃了委内瑞拉境内的一种海藻,身体才慢慢变成了红色。每天出国吃海藻,然后飞回来,这鸟儿真够范儿的。
好在距离不长,只有7 英里。清晨过去,黄昏回来。
4 点半,我们乘坐绿色的平底船准备从码头出发。这是卡洛尼鸟类保护中心,16 公顷的湿地。我们乘船在红树林里转。红树根上挂满了牡蛎。水里有宽吻鳄、四眼鱼。很快,所有的游船都停下来了。我们被告知红鹮即将回来。树上盘着那么大一条蛇。红鹮开始返航。
一队队的,像红色的火焰掠过天空。它修长的颈,亭亭的腿都竭力伸直,尾羽像扇一样张开,双翅一上一下地拍扇,缓缓地,从容,高雅。
红鹮叫着,很有些忧伤。“它们叫声单调,因为它们的气管里没有鸣管和鸣肌。”船工说,“它们喜欢群居,在大树上过夜。”从前人们猎杀这种鸟,用它美丽的羽毛装饰狂欢节的盛装。现在,它是人们保护的对象。
圣胡安 航海归来
原住民泰诺人把这里称作“波利昆”,意思是“上帝的土地”。他们相信朱拉肯神居住在高高的山顶,掌握着气候。1493年,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中发现了此岛,将其改名为圣胡安岛伯帝斯塔。与哥伦布一起来的,还有胡安· 波塞· 德莱昂。15 年后,他又来到这里,把这里改名波多黎各,意思是“富饶的港口”。
波多黎各,美国自由邦,加勒比海地区人类最早的居住地,说不定会成为美国第五十一个洲。16 和17 世纪时,西班牙殖民者从非洲带来大批奴隶,在这里开辟种植园,而西班牙的商船想要返航回国,这里也是横跨大西洋前的最后一站。为了抵御其他欧洲列强的争夺,西班牙人在圣胡安修筑了诸多堡垒。不过,他们最终没抵挡住美国,1898 年美军入侵,此岛划归美国。这是欧洲人最早在今天的美国建立的城市,也是美洲第二古老的城市。
从空中俯瞰EL Morro 要塞,我有一种查看地球内部的感觉。碧蓝海水环绕的这个地方实在太立体了,分布在6个不同高度的层面上。高踞于圣胡安湾入口处的这个要塞也像一尾大鱼,将它曼妙的尾部甩向东部。距离抹杀了它与两翼的高度差。事实上,那是两片绿坡地。
我同时见到几百人放风筝,就是在这绿地上。他们将自己翱翔的想象和对天空的畅想寄托在这风筝的摇曳中。ElMorro 始建于1539 年,当时海盗横行,西班牙商船队把它作为基地。要塞几经战火,又几经修复,1983 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古老的大炮炮口仍对着辽阔的海面,复制的18 世纪的兵营让人遥想当年士兵们的生活,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大片《友谊》,很多镜头就是在这古堡的院子里拍的。
在圣胡安的旧城中心,二三层楼房的卷花铁栅阳台随处可见,它们是 17、18 世纪西班牙贵族们的住宅。与西印度群岛的其它岛屿相比,这里的建筑很是有美国的大气、霸气。但是,它的血管里,流淌着西班牙血液。这里的学生授课,是用西班牙语。
作为波多黎各的首府, 圣胡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殖民地城市。城南还有个堡垒,La Foraleza Santa CatalinaPalace,它是老城三个城堡中最小的,不过这里的圣胡安门非常有名。它曾一度为圣胡安的象征,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归程时都要走过这道门以表示凯旋。
美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崇敬哥伦布这个意大利人。截至2000 年,全世界共有161 座室外哥伦布纪念碑或塑像,在美国室外竖起的就有72 座之多。遍布欧美的哥伦布雕像,成了划时代革命的重要象征、强势文明的符号,以及一种既成的利益格局的证明。不仅如此,美国隆重纪念哥伦布的节日还包括——每年10 月12 日为哥伦布日,以纪念哥伦布在北美登陆。哥伦布发现美洲300 周年,哥伦布日首次发起,首都华盛顿也被官方命名为哥伦比亚特区。哥伦布发现美洲400 周年,纽约市的哥伦布环岛落成。2012 年,我在纽约找到环岛中的哥伦布雕像,他屹立在环岛中心的纪念碑上,左手按在腰间,两眼凝视远方,衣衫似被海风拂动。雕像脚下的台座圆柱上嵌着三个船头,代表着首航美洲大陆的圣玛利亚号等3 艘三桅木帆船。
哥伦布发现美洲500 周年,圣胡安建了500 周年广场,圣胡安旧城入口处,多了哥伦布广场。他,始终没有远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