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美人蕉,翠绿的行道树,湖边微风轻拂……记者近日来到天府新区资阳片区三岔湖景区,不禁为这里的变化感到欣喜。这个面积比杭州西湖大四倍的湖,如今成为天府新区的重要景点,吸引着省内外游客。
从双流来过周末的邱志君一家正在湖边拍照。邱志君告诉记者,“从双流出发,走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20分钟就到了,比原来快40分钟。”湖边,一排供游湖观景的船只依次停靠,黄红相间、饰有屋檐雕栏的游艇在左,白色快艇在右。船工曾昌友刚送走一批游客,“几年前即便周末也只能跑一趟,挣的只够油钱。”随着游人渐增,当地政府去年起设立客运办,把村民的船只集中起来,统一装饰、统一管理,终止了抢客、压价的恶性竞争。“现在生意好多了,平时每天都要跑个两三趟。”说罢,曾昌友又忙着去招呼游客。
发生变化的,还有三岔湖本身。“2009年以前,三岔湖一到夏天就有股腥臭味。”三岔镇党委书记杨天顺说,当年,周围村民在湖中大量放置网箱养鱼,其排泄物与投放的饵料对湖水造成严重污染。
2011年,天府新区资阳片区定位于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围绕三岔湖、龙泉湖和龙泉山“两湖一山”展开建设,先后投资8000万元为三岔湖治水。如今,湖水已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三级标准。“未来湖边还要修筑10公里的环湖路和约30公里次干道。游人可选择乘车或步行,绕湖游玩。”杨天顺说。
三岔湖岸绿树成荫,但在几年前,却是“砖房环绕”。为恢复湖岸自然生态,政府要求环湖60米不得修建房屋,这意味着近700户居民面临搬迁。新区建设与村民生活,该如何协调?
记者来到搬迁安置一期工程——新民风情小区,只见小区公寓有6层楼高,并排而建,装修风格一致,均为红色外墙配白色落地窗,院落里有街灯、草坪。“水电气通到每家每户,未来还要修医院、学校,保证从幼儿园到中学都配套齐全。”简阳市“两湖一山”发展区管委会副主任付绍传告诉记者,安置房共3期约40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将容纳3000人,一期工程最快年底交付。
紧邻新民风情小区,是一条约四五百米长的商业街,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只待商家入驻。街道两边各有三层楼高的商铺,二层以上还有空中过道相连。付绍传表示,搬迁村民每人都会分得8平方米商铺,商铺将围绕旅游业,由政府统一规划、经营,收入则归村民所有,“确保村民在离开土地后,也能获得固定收入。”
烂泥村村民陈易德扛着锄头,正赶往天府新区资阳片区的重点项目——长岛国际会议度假中心。“我给中心种草,一个月可挣1200元。”陈易德打定主意,待中心建成后,要继续当绿化工人。同村的曾贵武曾在深圳打工,去年回到村里,“村里现在挣得也多,还可以照顾父母和娃儿,我肯定愿意回来!”
环境、民生、经济,都围绕着一个湖泊悄悄改变。“国际化、世界级、高标准,是资阳片区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的定位。对于三岔湖来说,变化才刚刚开始。”杨天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