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意式风情街(意大利风情区)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由河北区五经路、河北区博爱道、河北区胜利路、河北区建国道这四条河北区的道路合围起来的四方形地 区统称为意大利风情区(意式风情街)目前保存完整的原汁原味有百年历史的欧洲建筑近200余栋。天津意式风情街1998年底,作为海河综合开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启动了意大利风情区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这个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天津意式风情街-风情街的由来
公元20世纪初的天津,曾经有8个国家在此设立了租界。洋人们在这里建造了不少欧式风格的建筑,供自己办公和居住。其中意大利的租界的地点就位于现在北安桥和天津火车站之间。1902年,意大利任命一个叫费洛梯(filete)的海军陆战队的中尉做项目经理,负责意租界的规化和建设,就这么一个机会,一个普通的意大利人永远地载入了天津的历史。在租界建设过程中,以马可波罗广场为 中心建造了完整的道路网及完备的公用设施,建造房屋要求以意大利花园别墅为主,并严格规定沿街建筑不许雷同。意大利风情区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这个地区独 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体现浓郁的意大利风情为宗旨,将风情区建设成为集旅游、商贸、休闲、娱乐和文博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区。
天津意式风情街-精典建筑
马可波罗广场
马可波罗广场位于天津意式风情街,以中意两国历史有着联系的马可波罗为名,将租界中心广场命名为“马可波罗”广场,这个名字一直保留至今,而其他带有洋味的街道的名字早已经被毫不客气的被更改成我们自己的名字,这片土地上的主人永远是中国人。广场周围别墅房顶多为意式角亭,有园亭、方亭之别,圆柱和方柱之分,并分别用圆拱、平拱、尖拱、连拱、垂柱进行点缀。这些角亭高低错落,构成优美的建筑空间,是亚洲仅存的一片原汁原味的地中海建筑群。
回力球俱乐部
离马可-波罗广场不远处有一座十分雄伟壮观的塔式建筑,这就当年借运动竞技为名,公开设赌抽头的场所,是天津最大的赌场。老外叫其“回力球俱乐部”,中国人称其“毁工炉”,因为无数人这里因为赌输后倾家荡产,血本无归。30年代,日本占领天津,将无数意国侨民关在这里,数日不供粮食,当地的百姓在日本兵不注意时,偷偷地往里面送食品,不知道这些曾在中国人民作威作福的洋人当时是怎么样的感想。
意大利兵营
天津曾经是有8个国家建有租界,9个国家设有驻军,堂堂大清帝国的心脏就这样在别人的监视下,哪有不亡国之理。意大利军营是天津保存最好的外国军营,大楼首层为公用设施,上面就是士兵的宿舍,当时意一共有官兵999名,后来被日本人、美国人和国民党的军队当成的军营。
天津意式风情街-名人故居
梁启超故居
戊戌变法的推动者----梁启超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后归国,1912年买地皮,请意大利设计师白罗尼欧设计了住宅,后来又修建了书斋“饮冰室”。梁启超在此撰写了《中国历史研究法》、《清代学术概论》等颇具影响的著作,前后居住了15年,直至病逝。
袁世凯故居
短命皇帝----袁世凯 这位人物,大家知道,自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后,官运横通,辛亥革命后,出任中华民国第一界大总统, 可惜这位仁兄当总统还觉得不过隐,还想当皇帝,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不与时俱进,结果遗臭万年。
在风景如画的海河北岸金汤桥头,一幢俏美的小洋楼一定会吸引你的视线,它便是有“小怪楼”之称的袁世凯宅邸旧址。这座德国尼德兰式风格的花园式建筑长久以来一直是天津近代小洋楼建筑的经典之作。
袁世凯,字慰庭,河南项城人,生于咸丰九年(1859),出身世家,自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官运亨通,李鸿章之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辛亥革命后出任 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是北洋军阀的领袖。袁氏虽未在天津作寓公,死于北京,但他的妻妾甚多,在津有多处住宅。
其中:英租界达文波道(今和平区建设路64号)是他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所建,共有楼房18间,平房15间。这所住宅为中西结合建筑,中式檐廊,西式尖顶。
奥租界金汤二马路(今河北区海河东路39号),是他在光绪三十四年间(1908)廉价买得一块地皮,计5.7市亩,建造了一所富丽堂皇的大型住宅,委 托英、德建筑师设计成欧洲古典式建筑。高三层,砖木结构,共有房54间,建筑面积2089平方米。这所楼房设计特点是:有所谓“隐身处”与“脱身处”。 “隐身处”是在二楼右侧有个小门,门内建钢筋混凝土楼梯,铁栏杆,可上至楼顶间,下至地下室、如果关上小门便找不到上下楼的去处。“脱身处”是在三楼凉亭 设有铁楼梯,直通后花园余门,由此可脱身逃走。此外,在这所楼的二、三层之间还专门设计了一间八角形房屋,几面窗户都朝海河,无论潮涨潮落,河水都好似往 八角楼里流,象征无数财源流人袁家。
吴毓麟故居
吴毓麟,交通总长----吴毓麟吴毓麟年青时,是北洋水师学堂的高才生,曾到德国深造,成为一名具有造船和机械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归国后任海军部科长和交通总长之职,对海军建制及船舶制造多有建议,直系失败后,吴毓麟退居天津,首先就居住在这座房子里,后卖给了热河省主席汤玉麟,抗日战争拒绝日本人要其“出山”,保持晚洁,可惜于1944年凄然而逝,没有看到胜利的那一天。吴毓麟生前也为天津和家乡的老百姓做过一些善事。1939年天津闹大水,他凭着自己的声望,积极联络各方力量,振济灾民。吴毓麟在意租界的寓所坐落在建国道,该楼整体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建筑风格,楼墙和墙基均为花岗石条石砌垒。楼内设有正厅和附厅,门窗宽大。这座建筑在当时是很高贵的,至今仍很有特色。
汤玉麟故居
汤玉麟宅位于河北区民族道38号。建于1912年,是一座具有典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三层楼。底层前面为仿花岗岩砌块,机砖墙身,大门为圆拱 券。二层前面中央有三个连拱廊,用混合式圆柱支撑,前部有一个阳台。三层楼中央是两间装饰精美的大房子。主楼西侧另建有舞厅,彩色玻璃顶。楼前大台基设有 汽车坡道。现在这里是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所在地。
汤玉麟,山东掖县人,是张作霖的把兄弟,后拥护蒋介石。曾任东三省巡阅使署中将顾问、师长、热河省主席等职.
汤玉麟宅原为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吴毓麟的住宅,1930年卖给汤玉麟。这座公馆,外貌雄伟壮观,为三层带地下室砖混结构,整体设计突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 特征和风貌,内外墙突出巴洛克装饰风格,具有典型的西欧建筑特色。这所宅邸计楼房55间,平房7间,占地面积4323.6l平方米,建筑面积 3341.69平方米。右为三层主楼,带地下室,底层前立面为深宽缝仿花岗岩砌块。楼前大台基设有汽车跑道。入口大门为圆拱券,两侧长方窗上套圆窗。正面 高台阶入门厅,三面用空廊围绕。门厅后是中央大厅,两侧为东西两大客厅,中间有四根爱奥尼克柱相隔,大厅北面有接待室,另有会议厅、书房、办公室、卧室、 浴室等。二层前立面中央三个连拱廊,用混合式圆柱支撑,前部是带瓶饰栏杆柱的阳台。连拱廊两侧用方壁柱支撑檐部,两侧壁柱间开长方窗,檐壁中央用洛可可的 雕饰,壁柱刻有双牛腿雕饰,檐上部采用方瓶栏杆柱装饰。二层内中央也为大厅,两侧作会客室、卧室、卫生间等。外有空廊围绕。三层中央二大房间,内有装饰精 美的柱子,四周环绕大平台。半地下室作厨房、贮藏室、佣人住房等。主楼两侧另建有单层舞厅,为彩色玻璃顶。前是大平台,两侧各有一门厅和待客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