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和老北京城里那一条条胡同一样,最能代表老上海文化就要数弄堂了。时代的发展让弄堂也正在经历变迁,新老交替,过去和当今时代的缩影在这里汇聚,或柔软甜蜜,或现实尖锐。想了解真实的上海,就一定要去弄堂。
弄堂,小巷,巷子的意思,是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它是由连排的石库门建筑所构成的,并与石库门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创造了形形色色风情独具的弄堂文化。

虹镇老街 上海滩最后的棚户“部落”
近日,一条新闻让虹镇老街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没有正式拆除前,无论白天黑夜,那里都有很多站街女在弄堂里拉客做生意。”这条正在拆迁中的老街,如今成为了一个上海无数弄堂里的一个“突兀”的存在。
随便找一个老上海,问起虹镇老街,总能得到一大串描述,且常常带着传奇色彩。虹镇老街似乎是老上海们的集体记忆,它代表了一群人,代表了一个时代。
虹镇老街,地名在东从新港路起,向西延伸到虹镇北街和飞虹路交界处。全长约500米。地域在虹口区新港街道境内,两侧由南涵盖到天宝路,北与飞虹路比肩。2012年,这里最后一块保留完整的老街296弄也开始动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