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包含了自然风光、红色景点、人文风情等多类旅游资源。近期,我市提出要把旅游业当做健康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但多位市政协委员通过对旅游产业进行调研发现,在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方面,我市主要存在着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同质化、景点之间缺少统一营销等问题,亟须解决。
开发旅游资源浅尝辄止
我市作为福建省别具一格的新兴风情旅游区,现有1个世界文化遗产地(永定客家土楼)、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福建土楼永定景区)、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冠豸山、龙石空洞、九鹏溪、古田会议会址、长汀红色旧址群旅游区)、5个国家森林公园(龙岩国家森林公园、上杭西普陀国家森林公园、漳平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永定王寿山森林公园、东华山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梅花山 、梁野山)、1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漳平)、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上杭五龙村农家乐、永福高山农业旅游区)、1个国内规模最大的第五代主题公园(志高动漫园)、26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部分政协委员认为,尽管我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对其开发的力度尚显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较为初级,同时资源向产品的转化也明显不足,“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没有得到有机结合。
旅游产品同质化
我市地理区位独特,温泉资源丰富,所有县(市、区)均有温泉资源。近年来,我市多个县(市、区)大搞温泉旅游项目开发。2012年12月中旬,新罗区签约10亿元的龙岩铁山温泉旅游综合体项目;2012年12月下旬,连城县举办温泉旅游节,大力推介温泉旅游产品。此外,永定、上杭、武平、长汀、漳平等县(市)也都在对外推介温泉旅游产品。
致公党龙岩市委在2013年度单位提案中认为,各个县域旅游景点在整体规划上缺乏有效整合,造成同质化的旅游项目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很难达到预期的投资效应。
景点各自为政
未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容易导致所开发的旅游线路单一,无法充分利用景点周边的旅游资源。市政协委员阙焕林认为,目前我市旅游资源还未做到统一筹划,统一宣传营销。如此一来,各景点无法产生营销合力,延长游客游玩时间,很难实现做大做强全市旅游产业。
市政协委员欧月萍专门针对我市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过调查。我市是原中央苏区,有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古田会议会址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单在中心城区就有不少红色景点,但是各景点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如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属于市文化部门,与其交界处的纪念碑则属于市民政部门,中央苏区公园属于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管理和建设部门不同,对景点带来一定程度的分割,无法形成营销合力。
提案之窗
您对我市旅游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何看法,或有好的应对措施,请来信来电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择优进行刊发。地址:闽西日报社群工部,电话:0597—2118110,电子信箱:mxrbwlzx@21cn.com。同时,也可为市政协提供提案线索,地址:龙岩市政协提案委,电话:0597—3383522,电子信箱:zxta33@sina.com。
来源:闽西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