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巍峨峻险,谷深坡陡,地势险要,方圆三十公里皆为崇山峻岭,是南宁 东北面的自然屏障,有“南方天险”之称,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由于地势险要,昆仑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9次战役,最大而且是最惨烈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昆仑关之战”。1939年12月18日,中日双方在这里展开大战,双方主战的都是善于打硬仗的部队:日方主力是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阪垣旧部,被誉为“铁军”的第五师团;中方主力是当时装备最精良的,由杜聿明将军率领的陆军第5军。中国军队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血战十余天,终于收复了昆仑关,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4000余人,击毙日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史称昆仑关大捷。昆仑关大捷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齐名,都具有重大的历史纪念价值。
当我们踏上331级用青砖铺成的台阶,站在2万多名战士用鲜血染红的昆仑关山顶,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军人在民族危亡之际的大气和凛然。阵亡将士纪念塔碑主体为正三棱型,如枪似剑直指苍穹,塔上竖刻着“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座正面刻有“碧血千秋”四字。
为了纪念这一千年古关和缅怀抗日阵亡的将士,每逢农历五月十三,南宁昆仑关一带的群众自发组织开展各种方式的祭拜活动,并渐渐地形成了传统的节日——“关公磨刀节”。如今,作为昆仑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公磨刀节”,已经成为当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节庆,也是昆仑关景区打造旅游产业的一个特色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