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东方旅游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参观无锡群窑博物馆 探寻600年烧窑历史

时间:2014-02-21 16:34:14  来源:新浪国内旅游  作者:

  国7出炉,无锡 大窑路窑群摇身一变,身价一下子由市保升级成国保。国保陶瓷窑遗址很多,如我去过的佛山 南风古灶、景德镇 湖田窑、杭州 郊坛下官窑等等,但砖窑却寥寥无几,算是给窑址系列增加一个版本。天气晴好,逛逛窑子。(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宜宾客)

群窑遗址博物馆 

  大窑路窑群在南长街的尽头,紧贴运河。这里烧砖的历史从明洪武年间开始,一直持续到上世纪50年代,窑火绵延了近600年。当年在运河沿岸有108家砖瓦窑,“下塘十里尽烧窑”,火光映天,袅袅不绝,盛况空前。无锡南门外的土质好,外加柴薪易得、河道运输方便,兴盛了烧砖这个古老的行当。

场景再现 

  窑群烧制的砖瓦质量堪优,或民用或官用,南京 古城墙所用的青砖,肥厚坚硬,其中一部分即为无锡造。时光流迁,当年的手工窑已成为历史,现大窑路上残存砖窑只剩40余座,其中保存完整的才有19座。但这里依旧是江南地区保存砖窑遗址最大的地方。

窑址 

  2008年无锡打造南长街历史文化街区,将窑群规划入内。在一个老厂房的基础上,拓展成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内含有陈大窑、陈小窑和刘外窑3个标本式砖窑。配有光电,似乎要还原一段历史。砖窑的生产流程比较复杂,从泥坯、煨火到出窑,需要16道工序。一块普通的砖需要大火15天,慢火7天方成,刚性与执着就是这么炼成的。

窑址 

  大窑路的窑群都属于小口蒙顶倒焰窑。窑顶封墙后,火焰自上而下,回到大小烟道喷出,能使窑内各个部位的砖瓦坯受到火力的均匀烧制,不易产生上熟下生的次品,使得出炉的砖瓦有着同样的质量。

陈小窑 

  砖瓦是水、土、木、火灵魂交合的产物。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砖的历史要晚,始于战国,都是为墓葬所用。魏晋后至唐,砖由地下走入地上,但只有佛塔等建筑是用。宋的建筑墙面下层开始用砖,上面依旧是黄土夯墙。直至元,砖彻底融合进了中国建筑,在墙、地幔和桥梁、牌坊等其他,砖皆有广泛性。

大窑路上的冯益昌砖瓦制造所 

  元明出现的无梁殿建筑,更是将砖和材料力学运用到极致。明代的万里长城则是中国最大的砖制作品。砖雕则是砖类的奇葩,赋有人文底蕴,传统建筑给了它们灵动的空间。一撮黄土最后演绎成了文化,烧制也只是一个过程,但中间智慧的凝结,不可忽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国庆节日本旅行之大阪阪急百货店梅田总店购物攻略
国庆节日本旅行之大阪阪
“天下厨房”大阪旅行购物之阪神梅田总店美食美酒伴手礼篇
“天下厨房”大阪旅行购
暑假旅行推荐到日本大阪阪急百货梅田总店体验日式夏日乐趣
暑假旅行推荐到日本大阪
神户旅游购物攻略:神户阪急带您体验华丽而精致的“神户流生活方式”
神户旅游购物攻略:神户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4 TOUR126.CN NETWORK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