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在藏文里是“吉祥圣德的地方”,这个美丽的地方因白玉寺而得名,至今仍然存在着父系原始部落,而当地的“树葬”风俗也是显得有些怪异,未满13岁夭折的孩子都会被装在箱子里挂在树上……
白玉县城因白玉寺而得名
四川 省甘孜 州西部,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带上,坐落着一个小小的县城,千百年来固守金沙江畔,与西藏 隔江相望。这就是白玉县。藏文里,“白”是吉祥盛德的意思,“玉”是地方的意思,“白玉”就是“吉祥盛德的地方”。
城因寺而名
奔腾的金沙江把狭长的山谷分为两半,此岸是白玉,彼岸为西藏地界江达、昌都 。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城令人惊讶,午后,明媚的阳光穿过树枝,覆盖了街道、五彩的藏式民居和藏在僧袍里透着高原红的脸庞,一切竟如此闲适,如此静谧,如此祥和。县城倚靠着一座石山,因形似大象被称之为“大象山”。一座白玉寺将整座山完全占据,庙堂与喇嘛们修行的小屋鳞次栉比,规模之大令人惊叹。
树葬
能让死去的孩子早日投胎升天
走入盖玉乡,可以看到三河交汇处岸边的树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小木箱。木箱顺着树干捆绑着,长短在50至80厘米,形状各异,却都封了口。有的一棵树上挂着四五个木箱,有的只有一二个,形似养蜂人搭建的蜂巢。不可思议的是,这竟是此处独有的习俗——树葬。
在这里,未满13岁的孩子夭折了,家人就会将孩子的尸体摆成胎儿蜷缩的姿势,装入桦树皮桶或小木箱内,由喇嘛择日悬挂于两河交汇处的茂密树林中。树葬的地点选择非常严格,一是在丁字路口或十字路口,二是两河或多河交汇处,三是选择的树木必须生长在十字路口或两河交汇中心的草坝上,树必须粗壮高大,枝繁叶茂。如果家里幼儿死亡率高,人们就把木箱挂在高处,女婴死后一般挂在最下端,有的则将尸体火化后装入泥罐内再悬挂于杉树上。这种做法在我们看来有些难以接受,可是对当地人来说,却象征着对亡灵深切的爱,与对家族兴旺的期盼。他们认为,树葬能让死去的孩子经常有人陪伴,河流就是母亲的乳汁,源源不断地流入孩子的心田,如同回到母亲的怀抱,能够早日投胎升天,也防止下一个孩子再遭遇不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