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趁着中秋放假的空闲,前往著名的江南第一大水乡、无锡 保存最完整的风貌古镇、拥有庞大的明清建筑群、走出过数位影响中国近现代史名人的荡口古镇。(来源:旅行漫记之梁溪漫志)
荡口,古名“丁村”,始建于二千多年前的汉朝,晋代形成了集镇,位于苏州 、无锡、常熟 这三座江南名城的中心,与八千亩水域的鹅真荡毗连,周边河叉密布,是古代的水路中心、江南闻名的商埠重镇。曾经,这里被称为“小苏州”、“银荡口”,每周有一班小火轮开往苏州、无锡和江阴,繁华鼎盛。但在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经济的发展交通的进步,曾作为苏锡虞中心的荡口渐渐的失去了交通枢纽的地位,那吱呀吱呀的木船和突突突突的小火轮,渐渐的为风驰电掣的火车和方便快捷的汽车所取代。终于,1970年代末,锡甘公路通到这里后,荡口到南长街大公桥耗费三个半小时的航班停运了。
如今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从无锡市内到荡口驱车自驾更是方便快捷,从金城高架一路向东,在锡太公路延祥路转新湖路即达,全程不过40分钟左右。在新湖路我们看到了修建良好的停车场,警察指挥着交通,次序井然。前两年无锡市政府曾斥15亿巨资重金打造这里,经过数年的整修如今已成为一处让人欣慰的景点。
停车场到正门不过数十步的距离,很是方便。在大门口新修了高大巍峨的牌坊一座,上书“仁里義坊”。
沿着长长的高墙窄弄,徜徉在北仓河北 边的街上。沿岸曾经残破的驳岸和石桥已恢复回昔旧观,一幢幢明清风格的建筑挺立一旁。
绕过入口,扑面而来的是一汪清澈的池塘,古建筑环绕四周,船夫在塘中忙碌。
忍不住拍了环景放到了微信上,惹得朋友纷纷留言:这是乌镇 吗?的确,这片水塘太像我曾去过的乌镇西栅了!难道这便是“荡口”的由来?其实不是,这里是北仓河的一段,而真正的“荡”在古镇的南边,鹅真荡是也。
按照规划古街于十月底开放,但沿街已经有些店铺试营业,比如豆花店、奶茶店、面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