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商报讯 导游服务收费,是否明晰地写进合同中;旅行社排出的行程,有无猫腻……这些可能“踩红线”的行为,在国庆黄金周到来前将成为执法部门重点抽查对象。新《旅游 法》10月1日起实施,昨日,商报记者从市旅游局召开的《旅游法》贯彻实施专题会上获悉,市旅游监察执法总队将集中抽查旅行社合同等。
游客受伤可申请保证金“埋单”
新法对旅游者的权益进行了保护,其中旅游途中游客的人身安全受到关注。市旅游局人士昨日在专题会上指出,根据新法规定,在旅游者人身安全遇到危险时,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就可派上用场了。“旅行社无力垫付紧急救助费用时,可向相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由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来‘埋单’。”市旅游局国际市场处处长鲁钢指出,但在旅行社有能力垫付而拒绝垫付时,由对旅行社作出许可的旅游主管部门进行决定。
为保证旅游出行质量,新法还对导游、领队的从业资质加强了规范。今后,组团社带团出游的领队,必须具备2年以上旅行社相关岗位从业经历。据了解,今年10月1日前已取得领队证的人员,须在2016年10月1日前具备新法规定的相应条件。
网购需警惕旅行社有无资质
此前,市旅游监察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必要时将出手打击国庆期间典型的违法行为。由于缺乏具体违规案例,多数旅游从业人士反映,哪些属违法行为尚不十分清楚。
昨日,市旅游监察执法总队副总队长谢东在会上表示:“近期将重点瞄准旅行社‘行程单’中的漏洞进行抽查。”他称,节前将重点对旅行社引导文明出游、规避虚假宣传、履行安全告知等方面或出现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整治。
记者了解到,组团社联合地接社发布虚假广告、滥用标识等行为将被查,旅行社与游客签订合同时,应对产品、委托事项、导游服务费用等事宜及时告知游客。“游客务必仔细阅读合同,包括导游与旅行社的合同关系,谨防遇见‘野导游’。”谢东提醒游客,出游途中导游的收费等明细都应清楚地写进合同。
此外,喜欢在网上“淘”出游产品的市民,也应擦亮眼睛避免上当。谢东表示,一些旅游门市部通过开网店的方式违规出让经营许可,这对游客的出游质量埋下隐患。游客在网上联系旅行社时,务必警惕无相关资质的旅游机构。
旅行社定合同时别存侥幸心理
在《旅游法》实施前夕,全国包价旅游产品合同仍缺乏全国统一范本,部分旅行社人士反映,一些维权过度的旅游者经常让旅行社吃“哑巴亏”。对此,市旅游局副局长邝海昨日在会上建议,旅行社在制定合同时务必对“死角”进行清晰的注释,“有时多注明一两个字就可避免一场纠纷与赔偿”。
“首先旅行社不能存侥幸心理,实际上旅游法是对企业正当利益的维护上了一道保险锁。”邝海称,过去旅行社的合同通常在“定性”上下了太多功夫,而往往“定量”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他建议旅行社严格完善执行旅游合同中的前八项规定,这也相当于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警惕云南 广东 等地登革热疫情
近期正在云南、广东、河南 、浙江 以及福建 等地肆虐的登革热疫情,为国庆黄金周出游带来“麻烦”。昨日,市旅游局人士提醒市民,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初秋时节正值蚊虫肆虐,市旅游局相关人士建议,由于登革热是一种经过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最有效的办法是防蚊。外出活动时,记得在身体裸露部位喷洒驱蚊水,如果是在野外活动,最好穿长袖衣和长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