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东方旅游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乾隆帝欲见不得的古刹 净慧寺

时间:2014-01-09 16:17:15  来源:新浪国内旅游  作者:

净惠寺 

  江南古刹净慧寺净慧寺(当地误作静慧寺,静慧寺乃锡城崇安寺的别称),在今锡南新安镇南之静慧村。   

  相传,净慧寺所在本是三国时周瑜的水军行辕,后来成为比丘尼的道场。到南宋嘉定年间,宋宁宗下旨建造寺院,赐额称净慧寺。在寺内保存的一块残碑上,我们读到了残缺的记录:明正统十一年重建、成化四年重修;万历十九年破坏已极,由寺僧募化兴工重建,到万历二十七年完工,浙江 布政使无锡 人龚勉曾为之作记;崇祯十七年大殿重修;清初又成为荒凉之地,由乡贤集资重修。

  如此这般后,净慧寺又遭遇过太平军和日寇两次劫难。

  同治年间,曾是林则徐扈从的李秉忠在此出家,法名宝田,收拾起“长毛”大火扔下的废墟,重修寺院和石幢。这一年,正是义和团在北方起事,动乱不止,三十七年后,日寇又沿着苏锡公路经过新安镇,净慧寺再次遭遇火焚,只有这座同治年间所建的天王殿幸免于难,这是今天净慧寺中最古老的建筑。其后,1940年宏修和尚主持重修净慧寺,又给我们留下了一座观音殿,到1999年,净慧寺重新拥有了大雄宝殿。

  有厚重的历史,必然有轻松的传说。

 净慧寺  

  今天的净慧寺山门上,悬着茗山法师题写的盘龙金边蓝底寺匾。传说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在无锡停留时,指名要去静慧寺。无锡知县知道无锡只有一座净慧寺,没有“静慧寺”,但远在太湖 边,地处荒僻、寺宇破败,皇帝不但无法去,去了也要扫兴。如果重修,不但工期不够,耗资也过巨,一帮官员束手无策。这时,有一个幕僚想出一个张冠李戴的办法,将城中宏伟的崇安寺装饰一新,挂上“静慧寺”的匾额,掩盖掉所有“崇安寺”名称的痕迹。这欺君瞒上的一招居然蒙混过关,乾隆皇帝还十分满意,下了“敕封静慧寺”的圣旨。从此,崇安寺的山门上挂起来一块盘龙蓝底金字的牌匾“敕封静慧寺”,而老百姓依然叫它崇安寺。据县志记载,崇安寺成为“敕封静慧寺”是乾隆二十二年的事。

  在无锡众多寺院中,乾隆为什么会记得净慧寺,这和净慧寺过去的辉煌有关。当地传说,净慧寺向有“小灵隐”之称,大凡到杭州 灵隐寺烧香的香客,必须再到净慧寺烧“回头香”,才算是功德圆满。在南宋绍定年间,净慧寺占地68亩,有僧众三百余人,寺田500余亩,高墙围护、古木参天,每到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进香者多达十万,有江南十大名刹之称。

  据说那时的净慧寺,有房舍5048间,这些不可思议的数字,如同南朝烟雨一样难以捉摸,只有那些厚重的青石,依稀让人想见当时的楼台。 

  寺前两座石幢,幢为塔类,虽然体量不大,但古拙端庄。仔细端详,刀痕石锋犹在,虽是近年新作,但作为南朝寺院的特征,仍感到精美和协调。据当地老人讲,原先寺前有两座石幢有三节,高有三丈六尺,1958年大跃进时为了妆点新建的小公园,把它拆卸搬走,在这过程中部件受损,再也没能堆成原状。今天重建的两座,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原来的相媲美,而原先的古石幢只剩下几件残石,已回天无力了。

  净慧寺的老人告诉我们,1958年大跃进时,这里的青石被人拉去烧石灰、铺房基,大雄宝殿拆下来的木头也被卖到了上海 。

  1998年重建寺院的消息传开后,不少村民将家中原属净慧寺的石头和木头自发地送回寺院,有的还留有原来的字迹。这些材料虽然没有在重建中使用,但就在这份心意中,大雄宝殿如法如仪地恢复起来,并由当时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题写了殿名。

  在净慧寺后,树有几块墓碑,有光绪十八年立“大宋绍定临济正宗德英和尚之墓”碑,有“净慧堂上传临济正宗三十三世开雷震和尚塔”,可见宋代以来,这里是禅宗临济一脉的道场。

  在两位高僧墓旁,还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将军墓”三字,碑侧列名均为僧人法号。这是哪位将军的墓地,已无从确考。传说,明初义将储福将军不愿背叛建文帝去投靠朱棣,隐居于此最后“不食而死”,僧人感其忠义,将他的遗骸埋葬于此。到了大明江山气数已尽的崇祯十七年,南明小朝廷的“弘光帝”朱由崧追谥储福为“贞义”,无锡知县林饬立即就在惠山建起了“储贞义公祠”。

  诚然,无人能够确定储福将军的最后归宿是在这块无名无姓的将军墓碑上,但传说总是让人感到虽无从辨证,又十分合理。一人的命运、一寺的兴废、一国的盛衰,常常会被后人归结到太湖上的一蓑风雨,像静卧山门外的那块顽石,不管有没有听过临济高僧那声震屋宇大喝,也等到了今天重修殿宇的因缘。

  杨锡生老人说,1958年大跃进时,这里的青石被人拉去烧石灰、铺房基,大雄宝殿拆下来的木头也被卖上了上海。1998年重建寺院的消息传开后,不少村民将家中原属净慧寺的石头和木头自发地送回寺院,有的还留有原来的字迹。这些材料虽然没有在重建中使用,但就在这份心意中,大雄宝殿如法如仪地恢复起来,并由当时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题写了殿名。

  僧人塔、将军墓、金砖、青石、旗杆石、石经幢、清代天王殿、民国观音殿……历历可数的遗存,让我不禁对重修净慧寺的人们肃然起敬,同时,也理解了当年无相法师看到那架阳山石门槛时随口念来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海盗哥儿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国庆节日本旅行之大阪阪急百货店梅田总店购物攻略
国庆节日本旅行之大阪阪
“天下厨房”大阪旅行购物之阪神梅田总店美食美酒伴手礼篇
“天下厨房”大阪旅行购
暑假旅行推荐到日本大阪阪急百货梅田总店体验日式夏日乐趣
暑假旅行推荐到日本大阪
神户旅游购物攻略:神户阪急带您体验华丽而精致的“神户流生活方式”
神户旅游购物攻略:神户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4 TOUR126.CN NETWORK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