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近郊,临邕江江畔有一座山叫青秀山。山不算高,坡不算陡。山上植被茂密,奇花异草繁多。有一座长廊从山下修到山上开阔处。这就是有名的青秀山长廊。
广西 少数民族在河道上多有修建廊桥,或建造风雨桥的习俗。如今,把所有的廊桥、风雨桥的样式都集中起来,建在山坡上,置于茂密的林间,这是一大发明,是继承,是创造。青秀山长廊大约有一里路长,蜿蜒崎岖,造型各异,精美俊俏。把南宁最绿的青秀山装扮的更清秀了,更美丽了。
有资料介绍,青秀山长廊采用广西侗族建筑风格,将房屋、鼓楼、阁楼三种结构融为一体,设置廊房111间,其中鼓楼4个,阁楼3个。
长廊外两边设置了现代园林小景,苍天大树,成片的绿油油草坪,奇石伴亭台楼阁,一切来得那么自然和谐。漫步长廊,一步一景,赏心悦目。下得山来,农家乐一家挨着一家,歇脚用饭,喝水唱歌。路旁还可以买到刚摘下来新鲜的各样当地水果,杨桃、百香果、芒果等等,质优价廉。来在此间游玩, 留连忘返,不亦乐乎。
青秀山长廊,是南宁的一景。南宁人舍得在绿化上下功夫,舍得在挖掘传承民族文化上下功夫。一条长廊,不仅仅是为市民和游客修葺了遮风避雨的一座廊桥、一座风雨桥,而它是政府和人民的连心桥,是检阅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一条特殊长廊。
(图/文 老杜 新浪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