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无锡 南长街已经华丽转身为民俗文化街。我有心去看看这个我也熟悉了几十年的老街。那天,风和日丽,决定去走走。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从修缮一新的跨塘桥上看过去,河道疏通了,两岸的房屋上一串串大红灯笼高高挂,想想夜晚如果在此看过去,肯定流光溢彩,夺人眼球。政府除了把原来的跨塘桥、大公桥、清明桥修缮了一新,还建筑了一座颇为壮观的金塘桥,在靠南长街一边的桥洞下两旁开了一溜衣裳小店和酒吧。街道靠河边修缮了十几处游览船只停泊的小码头。岸边的休息的古色古香亭子,点缀了古运河。
南长街变化确实很大,原来破旧的房子已经整旧如新,一改那几百年陈旧的破落。在老街上还建有有一个“企业家摄影展”,面对大公桥就是在原“永泰丝厂”地址上举办了“中国丝织博物馆”。清明桥对面就是“运河文化艺术馆”。看来政府和策划者是颇有将南长街建设成为一个文化景区的。
我看到整条南长街都是密密麻麻的的酒吧、饭店、茶座,还有外地人了开的西藏 、内蒙古 风味的饭店。我想,他们到这里来是看中江南地区的富庶,以及希望这个民俗文化景区的繁荣,给他们带来商机。
问题是,我在上午十点钟到下午一点,饿着肚子,在南长街上没有看到一个旅游 团光临。大街上居然没有什么人。两边店家大门紧闭。即使开了,也没有生意。路边的休闲座椅也是孤零零的空在那里。去“企业家摄影展”观赏,唯有我一人。在“中国丝织博览会”门口遇保安,她说平时票价20元,老人半票,现在是旅游节是5元。我买票进去,其实博览会能见得无锡丝织历史的发展与兴衰。
从清明桥走过去是毗邻南长街的南塘下。靠近运河边的一侧的居民估计已经迁移,大多数在装修。而另一侧还有一半住户依然固我的生活着。和一位小有名气的磨刀王师傅聊聊,说是动迁的条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我说是不是和政府商量一下,你们也可以做一些自己认为体现无锡特色的行业。旁边户主听了,也说这也是办法!当然我是瞎说说,不作数的!
不过,看来看去,南长街如果想成为真正的民俗文化街,相比乌镇 、同里 、西塘 、周庄 日夜游客如云,人头攒动,还需时日期待。(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紫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