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顾山老街47号有一家老店。店主杨经理今年已经70多岁了。他是是顾山供销社的最后一任经理。已到退休年龄的他依然坚守在自己工作几十年的老店里,充实并快乐着。
老店没有光鲜养眼的招牌和图案,只有门前规规矩矩的粉笔字体,只有摆放整齐的是50年代的方方正正的木质柜台,还有那一排排的柜台里老式蛤蜊油、回力鞋、纽扣、文胸、针线、雨鞋和国民床单……各种商品在柜台里挤挤挨挨的煞是热闹。商店里没有电脑这样的现代化电器和计算器,如今继续沿用古老的算盘结账的方式,依然沿用几十年来的销售方式。老店的地面是还是上个世纪铺的青方砖,柜台上零拷使用的还是几十年的漏斗,躺在角落里磨了凹陷的木凳静静的记载着历史的痕迹。整个老店都残留着世纪六十年代独有的纯朴风情。
杨经理经营的老店坐南朝北有三间门面那么大。这么大的商店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可是一家繁华的百货商场了。光阴荏苒,老杨退休10多年来,依旧坚守在商店里,自己进货,自负盈亏。走近老店柜台,一股熟悉的香味扑鼻而来,那就是生发油。妇女头都喜欢抹生发油是几十年的老传统了,头发上抹上生法油滑润亮泽是时尚的美丽的象征。现在这种生发油在现代商店已经很难寻觅到它的踪迹了。杨经理凭着几十年的老关系,叫厂家特意帮他生产。附近上了年纪的老顾客都会习惯到他的这里来购买这些老商品。老杨除了赚取一点房租以外,更多是因为情感上难以割舍,尽举手之劳为乡亲们服务。远至常熟 、无锡 、江阴的客人慕名前来购买雨鞋、生发油、雪花膏之类的生活用品。
老杨是个爱学习的人。平时喜欢看报、剪报,喜欢镌刻、喜欢看书,喜欢写读书笔记。老杨又是一个热情、爱生活的人,平时喜欢和聊天和老顾客交流生活。喜欢栽种花卉和盆景。老店的玻璃橱窗上陈列着盆景正对着老杨的帐台。看着这些玲琅满目的盆景,按老杨的话说是就是心旷神怡。帐台上的老电扇,老收音机还有老算盘默默地陪伴老杨,和老杨一样坚守在西街47号。
狭长、沉静的顾山的老街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时光流逝,往日的繁华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记忆,而老街深处的老店是依旧是顾山老街历史最好的见证,如今,老店也成了拍客们追逐的焦点。(来源:大澄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