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凤翔泥塑、布艺、剪纸、皮影、马勺脸谱、漆器等民间工艺品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近年来凤翔彩绘泥塑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六营村及周边地区。
据说,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军队一部中的第六营兵士屯扎于此,这个村便命名为"六营"。这些来自江西的兵士有制陶手艺,闲暇无事,就和土为泥,捏制各种形态的泥活儿当做玩具,并且彩绘示人。后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制作手艺,利用当地粘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绘,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

凤翔有四绝:驴钱肉、西凤酒、东湖柳、姑娘手。当地人有这么一句话形容凤翔的四绝,。民间有一调侃的说法:吃的驴钱肉、喝的西凤酒、看的东湖柳、摸的姑娘手。
凤翔泥塑
凤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过去逢年过节或赶庙会,当地人以泥塑为礼品,加孩子满月,长辈要送坐虎。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

凤翔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