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海口 晚报)
10月1日,新《旅游 法》正式实施,这个长假也恰好成为了法规试行的一块“试金石”。连日来,记者经过走访发现,今年的国庆出游潮中多了一分规范,少了一分无序:游客懂得对文物“高抬贵手”,导游也不当“托”卖货。
文物景区 乱涂乱画现象少
10月6日,记者走访了海瑞墓、海瑞故居、五公祠、丘浚故居等文物景区,没有发现游人私刻乱画的行为,一些曾被人为涂抹的痕迹也已经被景区工作人员修复。
不过,彻底根除不文明现象却绝非易事,相比“情节严重”的乱涂文物,仍有不少游客“避重就轻”地随手乱扔。10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海口白沙门公园看到,公园里供游人休息的长凳旁,一堆废弃的食品包装袋十分显眼,尽管垃圾箱离它们仅有数米之远,却没人将它们扔进箱内。另外,一些家长甚至抱着孩子“就地方便”。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万绿园、人民公园等游人较多的公共景点,“不文明”现象普遍存在。树下总能看到人们纳凉后留下的果皮纸屑;板凳下常见被随手遗弃的垃圾。这让公园的管理者和清洁工大呼“伤不起”。
不提购物 频繁强调“自愿”
“我们前天到的三亚 ,今天一早赶到海口。”6日下午,在骑楼老街,来自广西 南宁 的游客王女士与儿子正忙着拍照。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带着儿子跟随旅游团来海南 旅游,一路上并没有碰到以前那些“不舒服的事儿”。
“导游几乎没有提到过购物的事儿”,王女士说,甚至在景点停留用餐时,导游还建议游客们不要去旁边的购物店买东西,“因为价钱太贵”。王女士告诉记者,在整个行程中,最令游客们惊讶的是,全程导游并没有带他们去任何一个购物点,对这趟没有强制购物行为的旅游团,王女士说,导游们在全程始终强调的是“自愿”,这感觉堪比“自助游”。
游客们感觉开心了,那导游们又是怎么看待新《旅游法》的呢?导游林先生告诉记者,公司有规定,如果因违规被举报,他们就会被罚款。对此,林先生说,虽然去不了购物景点对导游们的收入有一定影响,但相比来说,他更不想丢饭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