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窗外正下着小雨,淅淅沥沥,有着温柔的美。不知城外的花山是否也是这绵绵细雨。城里与城外,山上与山下,应是迥然不同的景致吧。那山风刮过松林,应是呼啸而过,带着肆掠,带着恐吓。它们嚎叫着拍打着这山顶中方寺的门窗,这厢房墙壁的钟馗是否能抵挡这风雨的妖魔?

如果此时,这深夜,这狂风怒吼的深夜,你在这山顶抄经诵读,佛心持定,这外界的一切皆是身在?
今天,很机缘,我和朋友一道去了位于花山山顶的中方寺。只因想看看一位禅画家是如何修禅的。上山的路,还未修建好,山陡路滑,总是很用心的迈着每一步,走稳每一步,生怕摔倒。每次想坐下歇息,还是忍住。朝圣的路本该艰难困苦的,那三步一叩首的转山,不正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吗?那位禅画家选择如此偏远的寺庙修禅,该是佛心向之。四十分钟的盘山路之后,前方突然豁然开朗,一片空地,头顶蓝天白云,脚下绿色丛林,山风拂过,心胸也顿时开阔起来。远看,可以看见红顶黄墙。这应是中方寺了。

还未进寺,就看见一个身穿白色中式长衫的人在厢房门口,看着身影应是修禅者---禅画家来者有为。看他,面相祥和,已是一脸佛像。他招呼我们进了他的房间。房间陈设极其简单,一床一桌一椅。看见桌上他抄写的金刚经,我一眼定住。在去的路上,我已在猜想,他抄写的经书是否蝇头小楷。当看见那刚健俊秀的柳公权小楷时,一头陷进,欲罢不能。六七年没有拿过毛笔的手,试着握起他的毛笔,手已有千金重。于是,再看他抄写的金刚经,更是喜欢。来者告诉我们,第一天夜里,山风呼啸,果缘大师又与他说了许多鬼故事,心生恐惧,总是不能入睡,于是画了一幅钟馗贴在墙头,终于安心睡下。
他厢房的窗外,就是一片竹林。来者带我们走进欣赏。石径蜿蜒,青竹挺拔,林中一片清幽。他将我们引到舍利塔下,这塔七层,青石砌成。塔不高,却庄严圣神。来者告诉我们文革期间,这舍利塔被摧毁,现在后人竟然找到原来的砖石,原样砌起。心生敬意,我们在此叩首转塔三圈。再前行,是正在修建全木结构的金龟殿。这殿建在一块平地之上,平地下面则是山谷。奇就奇在,这平地下方的峭壁之上竟伸出一个石头龟头。这殿犹如在龟背之上。平地的北边有一个天然的巨石,被凿成一个佛龛。来者说这是高僧打坐的地方,他不敢在此修炼,每天夜里就在旁边的大青石上禅坐。说着,来者手转佛珠,坐在青石之上。透过婆娑的竹影,看见青石上的白衣,我恍然身处辋川的竹篁里,听见王维悠扬的古琴声。

出了竹林,来到大雄宝殿。我们想进香,来者穿起袈裟准备为我们击磬。来者说道袈裟是一件利器,穿着时,要心怀敬意,不可恣意。此时,一阵山风吹过,袈裟宽大的衣袖随风飘起,眼前似有山中仙人的幻觉。进了宝殿,来者击磬,我们上了三炷香。我无所求,只是拜佛。宝殿左右两边安放了一钟一鼓。寺庙是晨钟暮鼓的生活。来者说撞钟击鼓的学门大着呢,他现在只学会了太平鼓,我很想听一听,但这不是击鼓的时辰。来者还说道得道高僧能在钟鼓声听出击者的心境。我想是吧,这心潮起伏,肯定左右着这钟声鼓点,那已心静如水的高僧肯定能听出其中的变化。来者还没有学习撞钟,他说果缘大师每天凌晨三点钟就要从自己的房间里来到这大殿撞钟,做功课,就是数九严寒,大雪风飞,也不可有丝毫的差错。僧人的苦修,非常人能持住。来者说道他每天三点也随着果缘大师做功课,走出房间时,周围山谷一片漆黑,头顶天空却星光璀璨,感觉伸手就能触到天空,在此,他终于认出北斗七星。
中午时分,来者说我们吃白菜杆炒白菜叶,辣椒炒土豆,还有大家最喜欢的锅巴饭。来到寺庙,众生平等,所有的事都要自己动手。于是,我们也在厨房里忙活起来,洗菜、切菜、淘米做饭。而我想承包生火的“大任”。在灶间生火,已是童年往事,那时和外婆一起居住,两人在家,一老一少,一个锅前,一个灶后,冬天,闻着厨房的饭餐香,映着灶间的红红火苗,温暖温馨。于是,当举起火钳,童年情景又迎面扑来。来者也下厨,挽起衣袖,为我们炒起他的两个拿手菜。我们在山下带来一些荤菜,来者说不能在寺庙里吃,于是我们将菜饭搬到了远处的工棚里了。饭间,我几次夹起牛肉脯,说如何美味,引诱来者,来者坚持吃素。但是他却让我们将荤菜给大灰、小灰吃,让它们开开荤,人学佛守戒,狗无需。大灰、小灰是两条狗,听说很小的时候,就被果缘大师收养,喂牛奶长大。看见我们进寺,这两只狗没有叫唤,来者说是因为它们今天心情不好,果缘大师下山了。
来者的房间门前的青石条上晒了几个葫芦,我一看便欢喜。谁知,来者的房间里还收藏了一个已题画的葫芦,一看就是来者的笔墨,一幅禅画,山中僧人,云卷云舒。葫芦的蒂部,有一根红绳系住,来者说红绳是果缘大师编的。我想要,来者不给,说已送给果缘大师,如有缘,他再送我一个。我笑道,我们肯定早有缘分,不然怎么相识。于是,来者答应来年送我一个,因为要等到葫芦风干。
认识来者,已有两年。认识也是巧缘。从小对山水画,对佛学很感兴趣,很向往。一天,听说一个书生在迎江寺的法堂画禅画,于是纠缠一朋友带我而去,如此结缘。没想到,这书生如此眷念佛学,这个国庆长假,竟然还扛着一包大白菜步行上山,修禅学佛。我心敬之。上山看之。一看,恍若另一世界。
文:@蕙的风-兰溪 图:安庆 塔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