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东方旅游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烟台牟氏庄园

时间:2013-11-07 17:32:02  来源:  作者:

  牟氏庄园牟氏庄园又称牟二黑庄园,坐落于栖霞城北古镇都村(霞光三路北首),系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后裔所建的住宅,它吸引了中国北方民族建筑的优秀成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整个庄园系统地展现了封建地主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灭亡过程,使牟氏庄园成为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阶级生活的“实物百科全书”,有“中国民间小故宫”之称。

  清朝康熙年间,牟氏先祖牟国珑请风水先生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地理特征,在这“背靠风彩山,面临月牙河”的古镇都村择就了这方“旺气之所在”的宝地。清雍正年间始建庄园,历经牟族多代人的不断扩充,鼎盛时拥有房屋5500多间,土地6万亩,山岚12万亩。现保存厅堂楼厢480多间,占地两万多平方米。这座集封建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庞大传统建筑群,不仅体现了庄园主人超凡的经营能力,更体现了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和史料价值。

  纵观重重四合院相叠,横看条条通道相间,层次清晰,主次分明。院内立体建筑多属二层楼房,房舍多是雕梁画栋、明柱花窗、浮雕图案,栩栩如生。庄园建筑鳞次栉比,富有特色,色彩斑澜的“虎皮墙”,用形状各异、色泽不同的河卵石垒砌而成,“制钱莲花图”、“莲生贵子”等图案,精美绝伦,叹为观止。“三大怪”建筑更是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烟囱立在山墙外”便是其中一怪,它看似一个小小楼阁,凌空耸立,别具特色。整个庄园建筑结构严谨,紧固墩实,雄伟庄重,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封建地主庄园,它曾被专家学者称之为“百年庄园之活化石”,“传统建筑之瑰宝”,有“六百年旺气之所在”的美誉。1988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牟墨林,字松野,太学生。据考证,他生于1789年,卒于1870年,终年82岁。据传,由于他皮肤有些黑,名字中带有一个“墨”字,因此,族人昵称之为“牟二黑子”。

  牟墨林,是牟氏庄园的成大业者,那时,栖霞有千亩土地者好几家。与他同时代的人,为什么独有他是个成功者,原来,他有五大优势,才使得他成为一个成功者!这小院大门上这幅对联,就是对他成功的真实写照。 

  墨守耕读呈陶富,

  林立懿德诏封翁。

  牟墨林成功的第一条,是有雄厚的财力。他父亲牟綧,原来生长在一个小地主家庭里,兄弟五人,分家后得了60亩土地,一时成为一个富裕的自耕农。他父亲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土地发展到一千亩,为儿子牟墨林后来的成功奠定了雄厚的财力基础。而牟墨林接到这千亩家产,没有象其他人那样看成是享受的基础,而把它视为发家的本钱,这就是他与他人最大的不同之处。第二条是牟墨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牟墨林不但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己读书也多而且天资聪颖,造就他成为一个百事通,如范蠡贩马,他能将一大群马不花一分钱的运费,就能从甲地运到乙地。这是陶朱公的高明。范蠡的方法是将一大群马无偿提供给运货的商人使用,商人得了免费驮运的马队;又使自己不用花运费就能将马运到目的地。旧时,一到青黄不接季节或灾荒年,大部分农民都四处讨饭,衣布遮体食不果腹。牟墨林为了拯救他的佃户们都能生活下去,除了实行低地租及佃户住房不交房租外,还运用以工代赈法,使他自己得到大批无偿劳动力使用。特别是“三七分成打松柴法,更为高明。

  牟氏庄园打松柴全是运用以工代赈法,即每年冬闲,佃户无法干活的时候,他家便在灵山的看山房里,支起了伙房,向佃户们提供足够的饭食,让佃户们给他打松柴。后来,为了节省工头的监督,又使出工者有积极性,又加了“三七”分成即每打十个松柴,打柴人自己还可以得到三个;这样,佃户们的一冬劳动,不但换出饭吃,也得到了足够一年的烧草。后来,都争着干,为了平衡关系,东家不得不加上一条制约措施,即每户佃户,只许出一个劳动力。佃户们的烧草多了,庄园主人为佃户安排了一个专用放草园,盖上两间小房,到了晚上,让佃户轮流看护。这就是他学陶朱公贩马而得到的--墨守耕读呈陶富。第三条是天赐良机。道光十六年前后,栖霞大灾饿遍地,民不聊生,已达到了人相食的地步。牟墨林瞅准机会去东北贩运高粱,以粮换地,不仅拯救了大批饥民的生命,也使自己的家业迅速发展起来。第四条能艰苦创业。有了财力,有了方法,又有了天赐良机,如果不能吃苦,也是妄然。牟墨林非常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在发展家业时的一切活动总都事必亲躬。且不说他与长工一起上山干活,与民工共同抬石头修大坝,就说他到东北贩粮这件事吧,如果自己不亲自去,到了那里购粮价花多少钱!买到的粮食成色又是如何!这么大的事,自己不亲躬能放心吗?再是,他人贩粮为了减少风险,都是运到登州海港,批发出去了。没有陆运这段麻烦。而牟墨林的承诺是,必须把粮食运到栖霞。从登州到栖霞150里山路,饥民遍地,土匪时出,又这么运!又是他老先生想出了声东击西的办法,将运粮骡队,分成两路驮着柴草,开进了登州海港,傍晚装上粮食,回来时集中走正路,由于骡队庞大,赶牲口的人都健壮,小股土匪不敢妄动,一个晚上便到达栖霞境内。路上,只遇到小量饥民,随遇随施舍,基本没有麻烦。那时的粮食已达到论粒卖的程度了,而他却开出一斗粮换一亩地的高价,造成饥民纷纷争着来换活命粮。由于粮少人多,换粮人怕自己换不到粮食,出现了自相斗打。为了平衡关系,让每个饥民都得到粮食,最后不得不将地价由一斗到半斗,最后压倒一升粮。即是一升粮食也救出了大量准备吃孩子的饥民,救活了多少孩子。所以,饥民们将自己的土地换出去了,还称牟墨林为活菩萨。第五条严格的家政管理。牟墨林发起来了,随之暴露出新矛盾,就是如何管好这个家。过去常言“财主不过三代富”,牟墨林他非常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在家政管理上,运用他的文化底蕴,创造出了以下八条办法。

  1、运用供给制,制约子孙,发奋读书,当好儒家财主。

  2、设置管理机构,进行全方位理财,按计划进行收支。

  3、花钱买官,严防官府中的混官敲诈。

  4、支援困难,换出官府中的好官保护。

  5、不设专职家丁,提高雇员工资,让他们身兼“保卫’。

  6、满足丐帮生活要求,杜绝土匪抢劫。

  7、主人造枪,佃户持有,主佃形成共同防御保卫体。

  8、广行善事,如买地花高价,优先租种权,低地租制,灾年欠租,无偿向佃户提供一套住房,农闲时以工代赈等等,缓和各种人的矛盾。就这样,使他得到--林立懿德诏封翁。

  由于牟氏家族“勤俭”家风的世代影响,加之牟墨林生就聚财俭朴的个性,决定了他住宅的简陋。

  相传,据南方风水先生反复查验,此处数丈之内是旺气和灵气的汇合点,又称“地眼”。具体表现:踏于“地眼”之内,顿感气场缭绕,身有异感;夜间时常红光闪闪,实为宝地一处,旺气所在。

  牟氏家族不惜重金邀请各方风水先生,进一步查看地脉,探求锁住“旺气”与“灵气”之法。于是,营建了这所造型奇特,形如古锁的古老住宅,以此锁住灵气,发达本族。请看特点,两头探出,中间凹进,很像一把古锁。

  庄园中有一古树,学名“紫薇”,又称“百日红”,当地叫“痒痒树”。在这旺气与灵气的关照作用下,这棵古树历经了两个多世纪,至今枝繁叶茂,红花簇簇。我国著名旅游专家、建筑专家杨乃济教授称这是“六百年旺气之所在”的象征。因此,当地人非常看重这棵古树,以至于崇拜。“摸摸痒痒树,浑身有灵气”、“树上抓一抓,旺气带回家”之说,在胶东广为流传。

  因此,牟墨林对自己的住宅感到非常满意。他不但相信这“旺气”将对自己带来好运,而且更相信,人光有好运还不行,离开了个人奋斗,也将一事无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国庆节日本旅行之大阪阪急百货店梅田总店购物攻略
国庆节日本旅行之大阪阪
“天下厨房”大阪旅行购物之阪神梅田总店美食美酒伴手礼篇
“天下厨房”大阪旅行购
暑假旅行推荐到日本大阪阪急百货梅田总店体验日式夏日乐趣
暑假旅行推荐到日本大阪
神户旅游购物攻略:神户阪急带您体验华丽而精致的“神户流生活方式”
神户旅游购物攻略:神户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4 TOUR126.CN NETWORK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