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口镇原名碧峪口、碧霞口,位于甘肃 省陇南 市文县的东部,白龙江的下游,它与通渭县马营镇、永登县红城镇、华亭安口镇并称为“甘肃四大名镇”,又因1949年以前,碧口是甘川两省的水旱码头,商贾林立,而列于甘肃四大名镇之首。
碧口海拔624米,与平均海拔在1300多米的甘肃省相比,这里真的算是甘肃的平原了。就象它的地理位置一样,碧口是陕甘文化与巴蜀文化的过渡地带,这里的语言、风俗习惯大多与一江之隔的四川 相似,自古就有“碧口不象甘”的说法。

关键字:历史
名播陇原 享誉华夏 平静中流淌着时代之风
碧口古镇名播陇原,享誉华夏,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响浪汉代墓群出土的铜器表明,两汉时期这里就有农牧活动。明清以来,碧口至四川昭化的白龙江、嘉陵江两百里水道,成为水上“丝绸之路”。乾隆初年,碧口成为繁华兴旺的水陆码头,甘肃、四川的物资集散地,木船沿白龙江入嘉陵江可直达重庆 。
凡甘、青及四川松藩等地药材、土特产品运出,西南各省、江浙一带日用物品进入甘、青及四川西北,都必须经过碧口集散。碧口商贾云集,交易兴隆,外地商人在碧口建有会馆5处,药材行栈40多家。碧口与相邻的青木川镇都是清朝至民国时期陕、甘、川重要的贸易枢纽。

古镇碧口是依白龙江而建的,最迟在明末,碧口开始集镇。古镇居民的祖先从四川和陕西 、湖广迁移到这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使碧口成为一个重要的古埠码头。他们的目标当然是大山深处的木材、药材,而白龙江就是天然的运输通道,碧口成了这些创业者和他们的后代最后的归宿。
陇南是多山之地。对于南来北往的人们来讲,虽有水陆两种走法,但水路一直是更重要的通道。在过去,从甘肃进入四川、陕西汉中 ,如果走水路,碧口是必经之地;因此,清代的碧口古镇在陆路尚未发达的岁月里独占了水路的优势,这使它在当时就有着“小上海 ”的美誉。
这个2万多人的小镇,历史上曾创下年纳税10万两白银 的记录,其当年的繁盛于此可见一斑。更为奇妙的是,做为一个小镇,碧口隐藏在万山之中,不事张扬地过着自己的平静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