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身处武汉 这座城市,你是否因为习惯而忽略身边的美景。有朋友过来旅游,是不是觉得带着他们玩来玩去的都是那几个很传统的景点。感受到一个城市的魅力,除了那些经典的景致以外,很多时候是撒落在身边的意外美景带来。拿着卡片机玩转在城市的角落,随手拍就能发现意外之美。今天,让我们来领略昙华林的意外之美。
如果说黄鹤楼体现得是三国以降古代阁楼建筑的气魄的话,那昙华林留下的无疑是明洪武后的韵味。历经千百年的沧桑,昙华林这条历史古街在今日依然散发淡淡暗香。

美景寻踪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

现今我们所能找到的古建筑是零落在自螃蟹岬到粮道街等一大片范围内,即所谓的殖民建筑群。在现湖北 中医学院(前文华大学),湖北美术学院和胭脂路后的花园山零落了数座。
如果坐公交的话,在积玉桥站或螃蟹岬站下车都可以。在昙华林,享受的是步行的乐趣。
穿越古今之旅
于秋风中行走在昙华林,是一次与历史名人的约会。林则徐与张之洞在这里来过,踩在脚下的石板,陈独秀和老舍也曾踩过。郭沫若曾有兴致考证昙华林的由来,但繁忙的工作与爱情让他只是浅尝辄止。在昙华林里拂着你面的秋风,也曾拂过刘静庵、黄吉亭、胡兰亭的脸。从一条麻石小巷走进去,幽深而弯曲的,走进去,就不知道会从哪里走出来。也不知道对面低头走过的那位是不是刚才在转角里的惊鸿一瞥。

据了解,古代,昙华林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代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 、英国 、美国 和瑞士 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