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私人博物馆、艺术馆越来越多,抚顺 市首家私人艺术馆米多艺术馆就是其中的一个。该馆刚刚开馆,就吸引了大批参观者。该艺术馆属于公益性质,免费向所有市民与游客开放。

走进艺术馆,记者立刻被其独特的艺术气质所吸引,令人联想起北京 的798、上海 的田子坊、巴黎 的蓬皮杜。该馆追求卓越的艺术品位,注重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在一楼大厅拐角处,表现老工业区内一处废弃楼梯的巨幅作品悬挂在墙上。那斑驳的铁质楼梯,在夕阳映照下呈现出多重色彩。乍一看,大家以为这是一幅油画,其实这是摄影作品,照片中的废弃楼梯曾出现在米多艺术馆的原址,后来被拆除。馆内另一幅摄影作品更令人震撼。在二楼展厅的墙面上,一幅黑白照片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画面中只有两个烟囱。不过,所有观赏者都惊叹:原来还有这么漂亮的烟囱!在光影变幻中,老工业区中随处可见的烟囱变得神采奕奕,摄影家捕捉到了如此神奇而美好的瞬间。不过,照片中的工业遗存大多已不复存在,这些摄影作品因此带有抢救工业文化遗产的意味。
米多艺术馆陈列着其创建者曹国建创作的书画作品、老工业基地题材摄影作品以及他收藏的国内外古董照相机、电影放映机、老唱片、雕塑、瓷器、明清家具、欧洲古典家具、工业设备器具等等。其中许多藏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比如:新中国成立后生产的第18台钢琴、全世界仅有100个的莫扎特雕塑等等。米多艺术馆不仅藏品丰富、独特,而且馆内陈设别具一格,细节设计处处体现艺术家的奇思妙想。
曹国建是一位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领域包括绘画、书法、摄影、艺术设计等等,其作品先后被芬兰 、德国 、美国 等国家的艺术机构收藏。
谈到创建公益性艺术馆的初衷,曹国建说:“米多艺术馆是我实现梦想的一个平台,我想通过米多艺术馆告诉大家,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因为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美好。米多艺术馆免费向大众开放,就是为了适应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让大家多一个渠道接近艺术,感受艺术的魅力。真希望大家把这里当作文化沙龙,在欣赏馆内藏品之余,多交流艺术感悟。我想,小到一个街区,大到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就是这样形成的。”□本报记者/王臻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