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半年的秘密打造,一张由渝中区旅游局联合北京的有关专家学者和学苑出版社共同创作、再现清末民初重庆老城历史风貌的《重庆母城老地图》宣告正式面世。

三千年历史文化名城背景
众所周知,重庆是一座具有三千年辉煌历史的文化名城,而渝中半岛则集中地凸现了重庆的历史文化沉淀,是重庆历史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是重庆文化精神的肇始之地,可以称为重庆的母城,这也是我们将地图命名为《重庆母城老地图》的由来。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发展,现今的渝中半岛已经变得非常现代化,摩天楼林立、霓虹灯闪烁。展望未来,不忘历史,重庆的文化精神依然在延续。为了让现代人重温百年前重庆的历史文化,渝中区旅游局联合北京的有关专家学者和学苑出版社共同创作了这张地图,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向读者展现了百年前重庆老城的历史风貌。
还原古地图 搜集创作过程
渝中区搜集了重庆现存民国之前的古地图,查阅了于方志中的城图、舆图,这些图对重庆城当时的道路、城门和重要的建筑、庙宇、府邸、会馆都各有描绘,但由于当时的测量、绘图技法以及个人创作的局限,这些图使普通观者看起来非常难懂,且一些街道名称、建筑种类与位置等都不准确。因此,在依据古图的基础上,渝中区参考了重庆历史文献、汇编资料等,梳理了重庆的历史与发展沿革、城市道路与古代建筑以及渝中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等,邀请了在重庆当地学习生活了多年的绘者对地图进行了创作。创作过程中又反复对重庆历史遗迹进行实地调查、请当地文保专家进行审核等,力求在地图上真实地反映清末民初的重庆风貌。
通过地图了解重庆的前世今生
“此次编制的母城老地图它不同于现在的地理地图,也不同于航拍实景地图,是经过严谨搜集整理历史文化信息而创作的一种文化记载方式,一种普及和传播文化的形式。”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母城老地图是以图像图解地图的形式来反映一个地方在一段历史时期的历史环境和人文风貌。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外,也切合了现在读图时代广大读者的阅读心理,跨越了语言和文字的界限,让不同文化背景或文化程度的读者直观地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此外,地图绘制借鉴了现代绘制方法,可以使人们通过现在地图的形式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环境,让现在的读者通过古今地理位置上的对比,来感受一地的历史沧桑变化。
在文字上,渝中区也根据文史资料对重庆的历史、民间习俗、重要节日、古诗、俚语、民谣等进行了整理与拣选、汇编,才有了今天读者看到的突出重庆历史风貌的文字和白描图像。
据了解,对于老地图中一些类旅游价值较高的元素,渝中区也在考虑重建还原。洪崖洞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这张老地图上,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中有一道是洪崖门,虽随着时间的发展,洪崖门及该段老城墙已消失。但是在此基础上兴建起的国家4A级景区重庆市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成为结合巴渝文化特色,融民俗、民风、民情于一体的大型休闲购物场所。“未来我们怎么保护好历史文脉,怎么融合商旅文让这笔财富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我想这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据悉,这张“渝中造”重庆母城老地图已在月初印制完成,下一步将发放到辖区酒店房间、各大景区,方便广大游客、市民通过地图了解重庆的前世今生。
广大市民游客可登录渝中区旅游网(www.yzta.gov.cn)“游在渝中”栏目,浏览《重庆母城老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