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阳下,渔民在沙滩上收集牡蛎。一斤牡蛎肉可以买到20-30元。)

(三娘湾是中华白海豚的故乡。资料图)

(钦州坭兴陶坊一角。)

(坭兴陶“窑变”后,所烧成的作品每件颜色不一,这种不确定性为坭兴陶的烧制带来了诸多可能和趣味。)
红网广西钦州10月14日讯(特派记者 姚冶)退潮了,滩涂上的寄居蟹纷纷“遁走”。年迈的阿婆蹲在海边,用小铁锄仔细地敲打牡蛎壳,收集牡蛎肉换钱。
这是广西钦州三娘湾的傍晚。10月14日,“2014心仪广西,深度发现之旅”一行走进钦州。这是一个盛产海鲜、陶史悠远之地。
钦州坭兴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重庆荣昌陶、云南建水陶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凭借其独特烧制技艺在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同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而窑变”的不确定性为坭兴陶的烧制带来了诸多可能和趣味,钦州坭兴陶的“窑变”技术,堪称“中国一绝”。
三娘湾是世界濒危物种中华白海豚的故乡。三娘湾海域栖息着约180多只各种颜色、大小不一的海豚群,成为全国极为罕见的海豚群出没的海域,活泼可爱而又庞大的海豚群是景区一道极为亮丽的风景,也是开展欣赏科普和科研活动的特色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