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利则(Amritsar)意为“花蜜池塘”,是印度西北部旁遮普邦的一座城市,靠近巴基斯坦边境,距离巴基斯坦拉合尔只有32英里。当地的主要经济产业有旅游、纺织、农产品、手工艺品、服务业等。有铁路和公路,东通德里,西通拉合尔。
驴友印象
印度是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度,旁遮普邦阿姆利则与德里风景人文差异明显。当地人都非常友善,而且有文化有学识。风景更是令人神往,金庙融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风格,风格典雅,造型优美;上有圆形穹顶,四周有圆塔环绕,既有伊斯兰教建筑的肃穆庄重,又有印度教建筑的绚丽璀璨。

阿姆利则:记录印巴旁遮普故事
印巴分治以后,旁遮普被一分为二,边境上曾有几百万人大迁徙,拖家带口,赶着牛车,腾起的尘烟绵延数十公里。一早已了无痕迹。曾经的呼喊和伤痛,化作史书上的一缕青烟。锡克人很快从分割的创伤中恢复过来。用辛格在火车上的话说:“锡克人大都非常努力,他们很快成为印度最富有的群体。”他们在每个领域都干得不错,位居要津的人不在少数,举其著者如现任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
印度旁遮普邦原来的首府拉合尔(Lahore)在这次分裂中划归巴基斯坦,这样,印度的旁遮普就需要建造一个新的首府。印度政府最终选定在什瓦利克(Shivalik)山麓下划出一块115平方公里的土地兴建新的首府,并将之命名为昌迪加尔,“昌迪”是“力量之神”的意思,“加尔”是“碉堡”的意思。新城昌迪加尔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兴建,整个建设过程是在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尼赫鲁的关注与督促下完成的。
金庙:尝一次白吃白喝白住
从德里到阿姆利则的火车很多,所以车上的人也相对要少。出了阿姆利则火车站,有去金庙的免费巴士。金庙和千柱庙,都属于锡克教,建筑的精美奢华非一般所能比。进金庙,不能穿鞋(各个入口均免费存鞋);第二要包头,要用围巾围上,男女都要包,小孩可戴帽子。
这里曾是锡克教第一代祖师那纳克修行之地,1577年第四代祖师拉姆·达斯建造,第五代祖师阿尔琼·德沃发展,以后历代祖师、国王都做了贡献。城内金庙以通体镏金而著名,为锡克教的总部和行政文化中心。
参观金庙完全免费,环境非常美,雪白大理石铺地,一池碧水中央,坐落着金庙。水面四周错落着白色建筑,见之忘俗。有专人现场诵经,嗓音磁性有感染力,另外还有手风琴、手鼓等乐器伴奏,音乐悠扬庄严,无数信徒或坐或卧闭目聆听,很多人边听边流泪。
金庙的“免费大食堂”很有名,一进金庙大门便能听到稀里哗啦收拾餐具的声音,顺着声音就能进大食堂。大食堂的阵势很壮观——人们一列列坐在地上,不时有侍者(即义工),轮番不停地给你加大饼、炒饭、咖喱、椰子粥……早、中、晚餐的伙食不太一样。全部免费,无论你是当地人还是游客,无论你是否锡克教徒,进门都是客,只要你坐下、能吃下,便轮番不停地给你加!
白看、白吃、白住,这就是我小时候的憧憬。刚进大门就被人带到左边的一个小门,进门是一个放饮水机的小屋,穿过去里面是一间大屋,大屋一边是一个大通铺,另一边是三四间小屋,屋里也是通铺。不管是小屋还是大屋的通铺,都睡着男男女女,原来这里就是著名的外国人免费旅社,所有的外国人不管来自哪个国家都可以在这里免费住宿3天。
金庙融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风格,风格典雅,造型优美;上有圆形穹顶,四周有圆塔环绕,既有伊斯兰教建筑的肃穆庄重,又有印度教建筑的绚丽璀璨。倒映池中,波光粼粼,金庙更生出端庄和婀娜之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