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利普岛,犹如纯真的世外桃源。憨态可掬的企鹅、低空飞行的海鸥、蠢萌蠢萌的考拉、成天在“瞎晃”的大鹅们、觅食的袋鼠,还有躺在礁石上晒着太阳的海豹,构成了一幅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景象。在这里,人们逃离纷扰嘈杂的城市生活,尽情呼吸清新的空气,品尝纯天然的蔬果肉类,结交热情真诚的当地朋友。在菲利普岛的旅行,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与自然的一次深入对话。
夜观“企鹅归巢”
菲利普岛又称企鹅岛,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南部西港海湾口的一座岛屿。岛屿的南面濒临辽阔的巴斯海峡,就像是西港的一扇大门,扼守在海湾的入口处。东侧建有桥梁与大陆的圣雷莫相连。从墨尔本开车出发,大概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菲利普岛,这个岛屿东西长约23公里,南北最宽处10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菲利普岛以神仙小企鹅闻名于世,在岛西南面的萨摩兰海滩,栖息着许多世界上最小的企鹅家族——神仙小企鹅。他们的身高大约只有30厘米,憨态可掬里又透着一点灵气。
尽管神仙小企鹅身材矮小,却有着不小的本领,能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谋生,游泳速度跟一个奥运冠军选手差不多。每天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这些小家伙就从巢穴里一摇一摆的跑向大海,去工作、去觅食、去谈情说爱或是养家糊口。日落后,外出觅食的小企鹅就会回到岛上的巢穴里。他们用小小的身体越过波浪,摇摇摆摆的登上海岸,走回自己的家,嘴里还衔着为企鹅宝宝带回来的食物,胖乎乎的样子可爱至极。
一代一代的小企鹅就是这样为了生存日复一日地与大海搏斗,顽强地延续生命、壮大族群,而自然纯净的菲利普岛就是他们完美的栖息地。他们在岛上的沙丘中筑巢,每天早出晚归,千年以来他们总是循着固定的路线回到自己的洞穴。这样“企鹅归巢”的自然景观让不少游客趋之若鹜。
每晚日落时分,企鹅就会到达海滩。在参观游览之间,建议先查阅一下企鹅归巢日历,以确定它们什么时候抵达,游客最好能提前一个小时到。小企鹅晚上回来时,因为担心人工光源会刺激它们的眼睛,菲利普岛会实行灯光管制,沿海边只设几盏瓦数极小的白炽灯,观光游客也不允许拍照。同时,为了保护企鹅的栖息习惯,每年只能有50万人能前来观看。
企鹅岛自然生态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野生企鹅保护基地,岛上只有6000常住居民,却栖息着3万多只小企鹅。这里还有大批的野生动物专家从事企鹅的研究和保护工作。除了参观企鹅归巢,菲利普岛自然公园还提供更具深度的互动体验,包括企鹅保护计划和企鹅生态游。游客可以帮助动物管理员建造企鹅巢穴,通过大概两个小时的劳动,全面了解企鹅研究和保护计划。
企鹅的巢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地洞,另一种是人工木房子,游客可以参与搭建的就是这一种。将三个立方体的木盒子拼在一起,搬到指定位置,覆上一层黄沙和树枝树叶碎屑,最后再种入五六棵植物幼苗,温暖的企鹅窝就完成了。而在搭建巢穴之前,需要先用枯枝碎屑将一片草地覆盖起来,防止企鹅在这里挖洞筑巢。
菲利普岛原名斯纳普尔岛,1798年英国探险家乔治·巴斯曾抵达该岛,澳洲大陆与塔斯马尼亚之间的巴斯海峡就是为表彰他的这一贡献而命名。1801年詹姆斯格兰特上尉在此登陆后改为格兰特岛。后来为了对新南威尔士的首任总督菲利普上校表示敬意而改为菲利普岛。实际上,菲利普岛自然公园不仅仅是一个景点,还是一个提倡致力于生态保护的机构,游客带来的利润全部用来保护岛上的小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