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名热衷博物馆的旅者来说,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令人着迷。即使只把博物馆当做旅途中调剂的普通人,当面对那些奇特眩目的博物馆,也不禁睁大眼睛、驻足良久,这就是博物馆的魅力。看腻了卢浮宫、大英博物馆,来看看这些小众博物馆吧,虽然名气不大,但绝对性格鲜明,百看不厌。
维也纳茜茜公主博物馆——祖师级公主梦的膜拜之旅
茜茜博物馆并不是维也纳的老景点。它位于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内,2004年才建成开放,是维也纳政府为纪念和庆祝国王约瑟夫一世和王后伊丽莎白结婚150年而建造的。博物馆的官方介绍说:“博物馆集中展示茜茜公主的个人生活。特别是她对宫廷礼仪的反抗、对美丽和瘦身的疯狂追求、对体育的极度热衷。据说,这位迷人皇后为了保持身体笔直,睡觉从来不用枕头。当年,茜茜入主皇宫时建造的设备齐全的体操房,曾让维也纳人大跌眼镜。”1898年9月10日,她被暗杀。她的悲惨离世和生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构成一个关于茜茜的离奇故事。
环城大道是她的,霍夫堡也是她的,整个奥匈帝国都是她的。如此幸运美丽的女子,怎么会忧郁得那么不成样子?19世纪奥匈帝国的伊丽莎白皇后,因为50多年前的一部电影《茜茜公主》而蜚声天下。这个小名叫Sissi的15岁女孩,原本生活在无拘无束的乡间,跟电影中描述的一样,因为一场阴差阳错的首都之旅,而被弗兰茨皇帝一见钟情选为皇后。展品中有一顶小小的粉色太阳帽,Sissi 16岁作为皇后嫁来维也纳时,戴的正是它。历经100多年,它依然崭新,散发出外省亲切而甜蜜的味道。她的羊皮手套尖细,鞋儿娇小,尚未成年时的苗条,却在此后50年里几乎毫无改变:172厘米的身高,体重仅45公斤,腰围大概一尺六七。房间里有个巨大的磅秤,天天被她用来称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不允许自己放任自流。
她勤勉的丈夫,统治帝国68年,也并没有电影里花美男的婉约气质。你几乎不能相信,这位国王的龙塌,竟然就是一张青年旅舍常见的最简陋的小铁床,除了极特殊的例外情况,他每天都坚持3点就起床处理公务。他的儿子自杀了,妻子被刺杀,王储也被刺杀,直到一战爆发,他才疲惫地合上双眼。一时的真心易动,长久的厮守却脆弱得经不起推敲。Sissi下葬的时候,长她8岁的老丈夫两泪涟涟:“你们不知道,我有多么爱这个女人!”
旅游GPS
美食:炸猪排
Wiener Schnitzel
炸猪排称得上是奥地利的“国菜”。肉排要鲜嫩,外裹的面包屑要松脆,个头也要够大,经常伸到盘子之外。挤上鲜柠檬汁,配上果酱,是最经典的吃法,主食可搭配煮土豆或炸薯条。
佛罗伦萨菲拉格慕博物馆——仙履奇缘
佛罗伦萨是一个适合住下来慢慢行走的城市,它的美好由外而内,大教堂的晨钟,老桥上的落阳,大小博物馆中飘扬的艺术气质……在走遍佛罗伦萨的大街小巷之前,请你一定要到菲拉格慕博物馆,看看鞋子的历史,然后买一双好鞋。菲拉格慕博物馆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的Palazzo Spini Feroni,这栋建筑在1938年被菲拉格慕先生买下,现在成为品牌总部所在地。临街的旗舰店向你售卖的是这个近百年品牌延续至今的梦想,而进入地下室,你会看到这些梦想的源头。
这间博物馆在1995年开放,在将近20年的时光里,举办了很多迷人的特展。展厅里面,一排排展柜里按年代摆放着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鞋子。或许你很难相信,一部世界近现代史就隐藏在那一双双华美的鞋子里。
菲拉格慕出生在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的一个贫困家庭,在14个兄弟姐妹中排行11,他11岁开始学做鞋子,12岁就开了一家修鞋铺。14岁的时候,他第一次到达美国,几年后开了一家修鞋店。这给他的命运带来了转机。加州在那些年是一片蓬勃的乐土,电影产业欣欣向荣,菲拉格慕开始为主流导演及制片人的西部片设计制作牛仔靴,为他们的史诗巨作设计制作罗马及埃及便鞋。他的第一份合同来自美国电影公司,为鲁道夫·瓦伦蒂诺等男女演员定制西部片的鞋靴。当电影产业移师好莱坞,菲拉格慕也随之转战。1923年他开了一家“好莱坞靴子店”,这标志着他被当地媒体定义为“明星御用之鞋匠”事业生涯的开端。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索菲亚·罗兰、温莎公爵夫人……几乎所有你能叫得出名字的著名女性,都是他的客人。
看着那些绽放了几十年的鞋履,忽然想起很多年前《流星花园》里最高贵的大小姐藤堂静说的那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双好鞋,因为这双好鞋会带你到最美好的地方去。”
旅游GPS
碧提宫
这座庞大的宫殿已经成为记载着佛罗伦萨重要历史的博物馆,里面的无价珍宝,是帕拉提那美术馆展厅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包括拉斐尔的《戴面纱的女人》和卡拉瓦乔的《沉睡的丘比特》。与它连接的波波利花园,绝对是欧洲最优美的庭园之一,一定不可以错过。
更多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是荷兰最大的博物馆,宫殿式建筑气势恢宏,藏有大量世界知名的艺术珍品。该馆最引人注目的收藏莫过于17世纪“黄金时代”的荷兰绘画,其中包括伦勃朗、韦梅尔、弗朗斯·哈尔斯以及扬·斯滕等人的艺术杰作。虽然比不过卢浮宫,但的确值得一观。
荷兰摄影博物馆
荷兰摄影博物馆也是荷兰国家照片档案馆。馆内129间库房藏有300万件胶片、相片、幻灯等形式的摄影作品。覆盖了摄影发展史上的各种媒介及荷兰20世纪重要事件的照片。博物馆常年举办影展和教学活动。馆内设有图片修复室和图片商店,并通过交互式网站介绍博物馆馆藏,与摄影爱好者交流。
Welcome Collection博物馆
Welcome Collection博物馆坐落于伦敦Euston路183号,建筑外部很不起眼。走进去会发现,里面除了有展览、图书馆、书店,还有UCL医学史研究中心等。博物馆的主题似乎有些匪夷所思:医学与艺术、生活、时间和空间的碰撞。
爱情博物馆
意大利阿格里托西里市郊,有一座独特的“爱情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过去和现在的婚礼用品,包括结婚礼服、礼品等,且图文并茂地介绍各个民族的婚俗、婚宴菜谱之类。
音乐博物馆
1997年2月,法国巴黎“音乐博物馆”开馆,陈列着900多件著名乐器以及许多珍品,如中世纪的弦琴。很多著名音乐家都会慕名而来。
西雅图苏跨米西族博物馆
神奇部落穿越之旅
在人教版语文六年级课本上,有一篇令人潸然泪下的经典文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里面的每一字每一语就像来自上天的神谕,优美如诗,却又充满强大的力量。这便是著名的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他以饱含深情的语言,表达出印第安原住民对于土地的热爱与眷恋,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挚爱。
西雅图酋长是原位于今天美国华盛顿州普吉特海湾地区苏跨米西部落和杜瓦米西部落荚洲原住民的重要领袖。如今苏跨米西族生活在华盛顿州麦迪逊港印第安人保留区。这里的苏跨米西镇曾是西雅图酋长和苏跨米西族的家乡,也是今天苏跨米西族博物馆新址的所在地。2012年秋季新苏跨米西族博物馆正式落成,馆址位于老人屋(Old-Man-House)村庄遗址的山上。“苏跨米西”在赛利希语里的意思是“位于清澈咸水边的地方”,自远古以来,这里一直是苏跨米西族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据博物馆馆长介绍:“苏跨米西族博物馆和文化中心主要展示吉特湾赛利希语部落,尤其是苏跨米西族的历史文化及生活方式,旨在将苏跨米西族的语言、传统技艺以及宗教习俗的相关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确保苏跨米西族印第安人的部落生活形态能够得到永续的保存和传承。”
旅游GPS
开放时间:早上10点至下午5点
关于票价:成人5美元(55岁及以上老人3美元);5岁至17岁儿童3美元;家庭票15美元。
苏跨米西族成员、雇员以及博物馆友好人士免费。
地址:6861 NE South Street, PO Box 498 Suquamish, WA 983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