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蟋蟀(老挝)
蟋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食用昆虫,同时是解决困扰老挝已久的营养不良问题的“药膳”。在万象,炸蟋蟀和蚱蜢已是再普通不过的街头小吃。据联合国消费者反馈报告称,养殖的蟋蟀要比野生的蟋蟀更美味。

竹虫(泰国)
在泰国和东南亚的很多国家,竹虫被视为美味佳肴。竹虫是泰国常见的油炸小吃。每到晚上,这种小吃推车在全泰国随处可见。来自CNN旅游频道的曼谷居民卡拉·克里普斯称其为“美味佳肴”,每小袋竹虫只需20泰铢(约65美分)。

蜘蛛(柬埔寨)
在柬埔寨,即使是在白天,炸蜘蛛或烤蜘蛛都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小吃,在金边的中央市场或城市餐馆内均有售。联合国报告称,蜘蛛不仅富含锌和铁,而且对于柬埔寨贫穷的农民来说,它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

红色树蚁(柬埔寨)
到过柬埔寨旅游的游客会发现,红色树蚁这道菜远似乎比蜘蛛更有卖点。在配有牛肉和罗勒属植物(用于调味)的炒菜中,加入红色树蚁之后,这道菜吃起来便多了一种特殊的酸味,定能让你胃口大开。

粉虱(荷兰及其它地方)
去年,由荷兰Specktakel餐厅举办了虫子自助餐,此餐馆自主研制的以粉虱和水牛蠕虫做菜馅的萨莫萨三角饺收到顾客极大欢迎,甚至出现脱销现象,好评如潮。联合国报告称,粉虱营养价值极高,虽然富含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与鱼、肉相提并论,但在价格方面,粉虱的价格却是猪肉的3倍,鸡肉的5倍。

蝎子(北京)
虽然蝎子理论上并不属于“昆虫”,但它们仍然出现在了联合国的报告中。蝎子远比传统的中国菜肴更能吸引游客的眼球,大到北京主要购物街道王府井,小到街头小摊,炸蝎子均有售。那味道如何呢?李何(图左)说:“炸蝎子的味道和其他油炸品没什么两样,很油,很脆”。

蝗虫(北京)
吃蝗虫在亚洲已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了。日本人和泰国人对蝗虫尤其情有独钟。在北京著名的东华门夜市,高纤维含量的蝗虫被视为肉类的替代物出售。因富含蛋白质油炸蝗虫吃起来还有点像炸鸡呢。

蚕(韩国)
在韩国街头市场,许多小商贩都在出售用小纸杯装着的煮蚕蛹。韩国人也把蚕粉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因为它能降低血糖含量。在首尔南大门市场,一小杯煮蚕蛹大概要2000韩元(约2美元)。

蠕虫(台湾)
每年八月,一年一度的台北中国美食节都会推出各种不同寻常的菜肴,甚至包括那些由不同蠕虫烹制而成的“绝味”。据报道,当地厨师在烹饪过程中都喜欢用蠕虫来为其菜品润色、润味。

木蠢蛾幼虫(澳大利亚)
这种典型的澳洲毛虫是当地土著居民的主要饮食。毛虫大小如图所示,既可生食,也可烧熟食用。一位澳大利亚厨师如下描述其口感:食用之后,你便会很快喜欢上这种味道,毛虫肉吃起来像是混杂有些许坚果的煎蛋味,而毛虫的脆皮呢,又能吃出炸鸡般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