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浦路斯的瓦罗莎,曾经是一个著名海滨度假天堂,现在却沦为一个禁区,非法闯入者将被就地枪决。1974年入侵塞浦路斯后,土耳其军队在四周架设铁丝网,将瓦罗莎变成一个无人区。在此之后,酒店和居民楼逐渐走向衰败,变得面目全非。

瓦罗莎座落于塞浦路斯的法马古斯塔,一度是一个度假胜地,现在却因为战争沦为一座鬼城

土耳其军队设置了路障,将瓦罗莎与法马古斯塔的其他地区隔开。

瓦罗莎的酒店,在岁月的无情侵蚀下早已经面目全非。

瓦罗莎的酒店,1974年后废弃,现在早已经是千疮百孔。

瓦罗莎的海滩,荒废前曾是著名旅游景点。1974年7月20日,土耳其军队占领瓦罗莎,随后设置路障和铁丝网,将 瓦罗莎变成一个禁区。

在土耳其军队入侵前,瓦罗莎共有大约3.9万名居民逃离。瓦罗莎曾是塞浦路斯排名第一的旅游城市。

上世纪70年代,法马古斯塔是塞浦路斯首屈一指的旅游目的地。为了容纳人数不断增长的游客,当地建造了大量高层住宅和酒店。鼎盛时期, 瓦罗莎的游客人数占到法马古斯塔总游客人数的四分之一。1970年至1974年,瓦罗莎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之一,包括伊丽莎白·泰勒、理查德·伯顿、拉寇儿·薇芝和碧姬·芭杜在内的社会名流都曾到这里观光旅游。

瓦罗莎就像是一座现代版庞培,保持着居民逃离时的状态——吃了一半的早餐放在桌子上,灯泡一直亮着,很多年也没有去关,汽车静静地趴在地上,忍受着风吹雨打。

破败不堪的瓦罗莎。瓦罗莎一些酒店的混凝土墙已经崩塌,暴露出里面的电梯井。其他建筑也不断走向衰败,景象惨不忍睹。 瓦罗莎共有100家酒店、5000座住宅、店铺、博物馆、教堂和学校,现在都已荒废。

根据中情局《世界概况》提供的数字,瓦罗莎的难民和境内流离失所者人数达到20.8万,包括土耳其人和希腊族塞浦路斯人,很多人自1974年便流离失所。

瓦罗莎已经荒废了近40年之久。40年前,任何人都可以到瓦罗莎度假,享受温暖的阳光和美丽的海滩。

瓦罗莎的铁丝网,上有禁止拍照标志。

2010年,瓦罗莎的居民楼,早已经人去楼空。

塞浦路斯的无人区瓦罗莎。凭借美丽的白色海滩、温暖的气候、现代豪华酒店以及完善的生活设施, 瓦罗莎一度是世界上著名的海滨度假天堂。

从度假胜地到鬼城,无辜的瓦罗莎沦为战争的牺牲品。

被联合国设为缓冲区的瓦罗莎,一个生锈的丰田广告牌。瓦罗莎建有大量酒店,其中的阿尔戈酒店是伊丽莎白·泰勒最喜欢的酒店。

只有土耳其军队和联合国工作人员准许进入瓦罗莎。一些勇敢的城市探险家希望进入这个禁区探险,但由于有土耳其军队巡逻,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这座 鬼城绝非易事,一旦被捕便有可能被当场处决。

瓦罗莎的一座教堂,四周架设铁丝网和灌有混凝土的铁桶。整座建筑破败不堪,沦为一片废墟。

2009年拍摄的一幅照片,展示了瓦罗莎一片荒废的海滩。

瓦罗莎的居民楼,早已经人去楼空。

瓦罗莎的荒废酒店,早已经空空如也。

联合国的一辆小卡车,不远处出现美丽的彩虹。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瓦罗莎仍要处于荒废状态。决议称不准除居民外的人在 瓦罗莎的任何地区定居。塞浦路斯的联合国缓冲区是一个非军事区,由驻守在联合国的维和部队负责巡逻。缓冲区长180.5公里,沿着所谓的“绿线”。这个禁区的以北地区由塞浦路斯控制,以南地区由土耳其控制。

瓦罗莎禁区的警告标志和带刺铁丝网。

瓦罗莎的落日景象。这座地中海城市本是一个旅游胜地,后因战争沦为鬼城。 |